[发明专利]一种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0854.5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姜龙;杜磊;李庆;赵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类 有机 污染物 环境 危害性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方法包含:获取复数个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根据所述有机污染物的各同系物获得预定检测指标项;通过均方差法分别计算获得所述预定检测指标项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及根据各项指标中环境危害最大的同系物的指标值获得各项指标的标准值;根据所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和所述各项指标的标准值计算获得环境危害性综合评价值;获得所述有机污染物的红外振动光谱,根据所述红外振动光谱和所述环境危害性综合评价值获得环境危害性预测模型;根据所述环境危害性预测模型及待检测的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的红外振动光谱,计算获得待检测的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尤指一种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中已有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众多,尤其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所产生的的环境危害性更为显著,这主要体现在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富集性、长距离迁移性这四个方面。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往往以类别存在,利用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多氯萘、氟喹诺酮类药物等,每类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同系物对环境或人体所产生的危害性较为显著从而属于受控药物。因此,对每一种同系物都开展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实验检测既费事费力又不现实,并且已有研究内容不仅缺乏足够的各种有机污染物的各项理化性质实验数据,也缺少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整体性的评价研究,更加缺少一个快速有效的评价方法或手段。
目前对于有机污染物的红外光谱检测多局限在检测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待检有机污染物,检测得到的红外光谱信息也只是单纯用来定量定性检测有机物种类及浓度,尚没有开展与待测有机物自身理化性质间的内在相关性分析。如何有效区分开红外振动光谱相近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提取影响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或理化性质的特征红外光谱信息,从而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快速评价待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危害具有现实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可量化的环境危害性评价指标,定量地评价同一类有机污染物所产生的的环境危害性程度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含:获取复数个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根据所述有机污染物的各同系物获得预定检测指标项;通过均方差法分别计算获得所述预定检测指标项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及根据各项指标中环境危害最大的同系物的指标值获得各项指标的标准值;根据所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和所述各项指标的标准值计算获得环境危害性综合评价值;获得所述有机污染物的红外振动光谱,根据所述红外振动光谱和所述环境危害性综合评价值获得环境危害性预测模型;根据所述环境危害性预测模型及待检测的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的红外振动光谱,计算获得待检测的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情况。
在上述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中,优选的,所述复数个同一类别的有机污染物为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和母体结构的有机污染物,或具有相同的结构母体但母体上链接不同的取代基的有机污染物。
在上述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中,优选的,根据所述有机污染物类别获得预定检测指标项包含:获取所述有机污染物的各同系物的预定检测项的指标值;根据预定检测项的指标值与环境危害性的对应关系对预定检测项的的指标值分别进行排序预定检测项的评价数值;通过极差法对所述评价数值做标准化处理,获得预定检测指标项。
在上述同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方法中,优选的,通过极差法对所述评价数值做标准化处理,获得预定检测指标项包含:通过以下公式对所述评价数值做标准化处理:yij=(xij-xjmin)/(xjmax-xj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0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