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及引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9834.6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演新;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正浩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晶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分 反应 甲基丙烯酸 树脂 涂料 引发 体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及其引发方法。自引发体系包括甲基丙烯酸和N,N‑二甲基对甲苯胺,所述甲基丙烯酸和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的质量比为0.1‑10:1。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自引发体系的引发方法,引发方法包括将所述甲基丙烯酸、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与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混合,以引发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固化。此自引发体系能够引发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在常温或者低温下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及引发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桥梁、工厂、罐等钢制结构物不受外界的腐蚀环境影响,而且赋予维持美观的功能,对防腐蚀涂装进行施工。其中,部分需要防腐涂装的对象没有条件进行加热或者高温固化,只能在常温下进行固化。
常规的丙烯酸酯引发体系中,多使用过氧类或偶氮类引发剂,一方面,过氧和偶氮类引发剂引发温度和引发速率经常不能满足特定需求,例如对桥梁、工厂的防腐蚀涂装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的原因导致引发-固化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引发-固化时间在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为宜,为了调整固化速率,必要时需要引入多种引发剂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偶氮和过氧类引发剂均存在残留,导致防腐蚀涂装领域,经过自然环境下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残存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致使涂层变黄、力学下降。
除了偶氮、过氧类引发体系、配位聚合引发体系等常规引发体系外,目前已知还存在其他引发体系,例如芳族叔胺引发光聚合。然而,芳族叔胺引发光聚合的聚合机理上不明确,理论研究对可能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但原理依然在探讨阶段,依然存在很多与实验结果不符的地方。此外,对于这种机理的胺的类型和丙烯酸酯的类型研究并不充分,例如被引发的物质,目前的研究仅局限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极少研究拓展到其他物质,也没有拓展到丙烯酸酯混合物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及其应用,此自引发体系能够引发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在常温或者低温下固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此涂料能够在常温或者低温下固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其包括甲基丙烯酸和N,N-二甲基对甲苯胺,所述甲基丙烯酸和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的质量比为0.1-10: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双(多)组分反应型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的自引发体系的引发方法,将所述甲基丙烯酸、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与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混合,以引发甲基丙烯酸树脂类涂料固化。
所述自引发体系中,不含其他引发体系。其中所述其他引发体系包括常规自由基引发体系、阴离子引发体系、阳离子引发体系、齐格勒-纳塔聚合(Ziegler-Nattapolymerization)引发体系。常规自由基引发体系包括偶氮类引发剂、过氧类引发剂、以及含有过氧物质的氧化- 还原类引发剂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涂料,其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硬质单体和/或柔性单体,还包括交联单体和甲基丙烯酸。所述第二组分包括N,N-二甲基对甲苯胺。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甲基丙烯酸占所述涂料总质量的2-10%,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占所述涂料总质量的1-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第二组分为N,N-二甲基对甲苯胺。制备第一组分的步骤包括:将硬质单体和/或柔性单体加热至50~60℃之间并使其中固体颗粒或粉末溶解,然后冷却至25~30℃并与交联单体和甲基丙烯酸混合。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甲基丙烯酸占所述涂料总质量的 2-10%,所述N,N-二甲基对甲苯胺占所述涂料总质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正浩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正浩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98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