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247.6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旭;廖泓斌;黄月林;陈勇;李吉;陈闪毅;任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朱静谦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腔 旋风分离装置 进气部 尘杯 连通 端盖 吸尘器 出气部 引流道 吸尘器技术领域 固体污染物 可拆卸连接 螺旋形通道 液体污染物 尘气分离 洁净空气 旋转分离 适配性 圆桶形 侧壁 桶形 流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尘杯、进气部、出气部、引流道和端盖。尘杯为桶形,并具有圆桶形的分离腔;进气部与分离腔连通,适于将带有固体或液体污染物的气体通入分离腔中;引流道一端与进气部连通,一端与分离腔连通,具有适于使进气部中的气体进入分离腔后发生旋转的螺旋形通道;出气部与分离腔连通,适于使经过旋转分离后的洁净空气流出分离腔;所述尘杯的底部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尘杯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旋风分离装置使固体污染物的清除更加简单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旋风分离装置的尘气分离能力,还具有适配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用于气-固分离或者气-液分离的装置。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带尘气流从切向引入筒形的分离腔中造成气流的旋转,旋转过程中利用固体或者液体具有大的离心力,从而将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筒形分离器的侧壁,进而将固体或者液体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已知的旋风分离器通常包含旋风筒、进风道和出风道,应用于吸尘器中的旋风筒通常还包含有过滤尘土的过滤器。这种旋风分离器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因为旋转气流与出风口的位置过近,而导致尘污在旋风分离过程中因为太接近排风管而被直接排出,影响尘气分离效果。
已知的旋风分离器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一方面,旋风分离器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尘杯当中,固体颗粒在随着旋转气流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尘杯的侧壁上,并最终沉积在尘杯的底部,这些沉积在尘杯的污物会对尘杯的清理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旋风分离装置清洗困难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清洗更加容易的旋风分离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清洗困难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清洗更加容易的吸尘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
尘杯,为桶形,并具有桶形的分离腔;
进气部,与分离腔连通,适于将带有固体或液体污染物的气体通入分离腔中;
引流道,一端与进气部连通,一端与分离腔连通,具有适于使进气部中的气体进入分离腔后发生旋转的螺旋形通道;
出气部,与分离腔连通,适于使经过旋转分离后的洁净空气流出分离腔;
所述尘杯的底部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尘杯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旋风外筒,设置在分离腔的中央;
所述引流道设置在旋风外筒的内部,所述旋风外筒的外壁与分离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风外筒的底部与分离腔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引流道的出风口位于旋风外筒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部的在分离腔的上端与分离腔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部在旋风外筒的上端与引流道连通,所述进气部自旋风外筒的切线方向与引流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过滤结构,设置在分离腔内,介于引流道的出口与出气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旋风外筒,设置在分离腔的中央;
所述引流道设置在旋风外筒的内部,所述旋风外筒的外壁与分离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风分离器及真空吸尘器
- 下一篇:自主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