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的自动对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197.1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荣;孙茜茜;康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利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视频图像 电机驱动电路 自动对焦 对焦 电机 内窥镜摄像头 图像 傅里叶变换 计算机获取 步进移动 调整对焦 焦平面 计算机 镜片 粗调 调焦 细调 递减 全局 | ||
1.一种内窥镜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是:
步骤a、点击内窥镜手柄上的快门按钮发出自动对焦指令,发送电信号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视频采集卡得到内窥镜获取的视频图像,并计算视频图像的清晰度值;
步骤b、采用大步长粗调的方式,通过电机驱动电路调整对焦镜片的步进移动,对整个调焦范围进行全局搜索,根据计算机计算的清晰度值确定峰值范围,具体实现:大步长设为n步,电机驱动电路中的电机每调节n步,对焦镜片对应移动n个单位,由计算机通过Tenengrad函数计算该步点处内窥镜获取的图像清晰度值,全程距离中找出清晰度值最高的两个步点,定义为a和b,峰值范围即为a步点前一个步点和b步点后一个步点之间的距离S,距离S为a步点前n个单位到b步点后n个单位;
步骤c、根据步骤b中确定的峰值范围和由计算机设定的步长递减方式,确定电机调节的小步长为m步;具体实现:从大步长n开始递减步长值,峰值范围越大,步长递减速度越慢,反之,峰值范围越小,步长递减速度越快,计算机设定的步长递减为:m=[0.75*m],直至m=1;
步骤d、根据步骤c中确定的电机小步长m,对峰值范围进行局部搜索,从而缩小峰值范围;具体实现:电机每调节m步,对焦镜片对应移动m个单位,由计算机利用傅里叶函数计算每步点的清晰度值,通过电机驱动电路调整对焦镜片的步进移动,从而缩小峰值范围;
步骤e、重复上述步骤,循环缩小电机步长,缩小峰值范围,确定电机位置,即确定视频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获取对焦图像,完成内窥镜的自动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计算机使用的Tenengrad函数是利用用Sobel算子来提取视频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且对梯度值进行平方运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T为阈值,限定有效梯度S(x,y)大于T,S(x,y)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x和fy分别是原图像f(x,y)和在x,y方向的一阶Sobel算子卷积,
fx=[f(x+1,y-1)+2f(x+1,y)+f(x+1,y+1)]-[f(x-1,y-1)+2f(x-1,y)+f(x-1,y+1)]
fy=[f(x-1,y+1)+2f(x,y+1)+f(x+1,y+1)]-[f(x-1,y-1)+2f(x,y-1)+f(x+1,y-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计算机利用傅里叶函数计算每步点的清晰度值的具体过程为:
对于连续图像f(x,y),当时,可由以下式求出对应的傅里叶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利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鹰利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1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