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1985.7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赵福春;吴映芳;朱英伟;赵春妮;叶克东;袁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国风检测(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前缘 防护 系统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该系统包含可撕除层,防护膜,界面层。其中界面层提供防护膜同风电叶片的可靠粘接力,同时,可对风电叶片的前缘提供增强的作用。防护本体膜为一种具有高弹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强的耐冲击性能和延伸率。本发明采用的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能提供较高的界面粘接力,较采用压敏胶类型的自粘型防护膜有显著优势,并避免采用胶黏剂作为界面层引起的粘接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电叶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该系统可对雨蚀,风沙摩损,老化等户外条件形成更好的防护。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在运行过程中,叶片的前缘位置长期受到风力的摩擦,雨水、光老化以及沙粒的冲击,是最容易出现腐蚀的部位。该腐蚀容易造成对风电叶片发电量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对叶片前缘的防护目前有几种方式,采用前缘防护膜进行防护,其特征采用透明性聚氨酯薄膜,采用压敏胶作为粘接材;以及使用前缘防护漆作为前缘防护材料,另外,由于上述材料风场实际使用情况有质量缺陷,也有厂家将两种材料先后在叶片上进行铺放。
公开号为CN204532706U的专利提及了一种前缘防护膜的施工工艺,即采用胶接,螺接或铆接的方式同叶片进行固定,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孔洞,胶接不匀等缺陷;而对于薄膜同叶片前缘的空隙,受风力及雨滴在该位置的冲击,更容易导致膜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包括从内到外的界面层、防护膜以及可撕除层,所述界面层、防护膜以及可撕除层与叶片固化、复合在一起,所述防护膜以及可撕除层可撕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撕除层同防护膜采用复合工艺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撕除层采用软质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可撕除层厚度选用0.01mm~0.1mm。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为具有耐老化,高断裂延生率,高强度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膜的厚度选用0.1mm~1mm。
进一步对,所述界面层采用玻璃纤维及液体灌注或手糊树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选用短切毡、连续毡、玻璃纤维布,或上述毡与玻璃纤维布的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布的铺设宽度应当等于或略大于防护膜宽度。
相应地,还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前缘防护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两种实施工艺,真空辅助施工工艺和凹模加压施工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防护系统及施工工艺能提供较高的界面粘接力,较采用压敏胶类型的自粘型防护膜有显著优势,并避免采用胶黏剂作为界面层引起的粘接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前缘防护系统真空辅助施工示意图;
图2所示为前缘防护系统凹模加压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国风检测(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国风检测(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漂式潮汐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随风变桨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