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037.3 | 申请日: | 201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庞志翔;龚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充电电池 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电子设备 检测器 电源管理单元 功率管理单元 扩展检测器 可操作地 扩展信号 配置 耦合到 膨胀 可充电电池 控制提供 可扩展 响应 电池 发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可操作地耦合到可再充电电池并被配置为确定可再充电电池的尺寸的膨胀检测器,可操作地耦合到可再充电电池和膨胀检测器的功率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提供给可再充电电池的电输入,扩展检测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扩展检测器确定扩展电池的尺寸超过可扩展阈值而向功率管理单元发送扩展信号,电源管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扩展信号来修改电输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阻止、减轻和补偿可充电电池膨胀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确定和控制可再充电电池随着时间的膨胀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这些电池可能需要不时充电,这样的设备可以包括电动车辆、手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导航设备、运动设备、健康分析设备、医疗数据设备、位置跟踪设备、附属设备、家用电器、外围输入设备等。作为高填充密度、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结果,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锂聚合物或锂离子电池,在锂聚合物可再充电电池的运行寿命中,由于氧化、锂枝晶生长、阴极气体演化和/或阴极降解的结果,可充电电池的内阻可能会增加,至少部分是由于重复充电和放电,可充电电池的功率输出容量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不希望限制可充电电池和/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其他示例中,非最佳充电条件也可影响可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例如,由于高压充电、从恒定电流到恒压充电的延迟转变和/或在高温下充电或放电,电池的内阻可能会增加。在许多示例中,可再充电电池的内阻可以与目标充电容量、可充电电池健康和/或可充电电池年龄相关或对应。此外,锂聚合物电池可在充电电池充电期间物理膨胀或膨胀,例如,阳极材料可以在重复充电循环或甚至在单个充电循环期间基本上膨胀,在其他情况下,充电阴极的气体排放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生一个可膨胀的可充电电池。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充电电池可以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扩展到超出其分配的体积,损坏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部件和/或部分。在这些情况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户可能完全不知道可充电电池的膨胀,直到出现明显的物理损坏。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可操作地耦合到可再充电电池并被配置为确定可再充电电池的尺寸的膨胀检测器,可操作地耦合到可再充电电池和膨胀检测器的功率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提供给可再充电电池的电输入,扩展检测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扩展检测器确定扩展电池的尺寸超过可扩展阈值而向功率管理单元发送扩展信号,电源管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扩展信号来修改电输入。
可选的,其中电源管理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电输入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是否存在可再充电电池膨胀的风险。
可选的,其中电源管理单元还被配置为确定可充电电池膨胀的风险是否超过选定的阈值。
可选的,其中功率管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可再充电电池膨胀的风险超过所选阈值而修改电输入。
可选的,其中修改电输入包括减少电输入的电压或电流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阻止、减轻和补偿可充电电池膨胀的电子设备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可充电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前视图。
图2描绘了可再充电电池的示例顶部平面视图。
图3描绘了沿图2的可充电电池的3-3线所取的横截面。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