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8582.7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邓小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A47J36/38;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阀 电压力锅 锅盖 滑块板 延时 泄气孔 封闭 气压 疏散 连接器 固定柱表面 侧面设置 经济实用 限位卡扣 备用环 箭头状 进气孔 滑块 滑罩 内仓 内圈 排出 泄压 主柱 密封 气管 备用 回落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其结构包括电压力锅、锅盖、安全阀、主柱、限位卡扣、备用环、连接器、进气孔、内圈、泄气孔、滑罩和内仓,所述电压力锅的表面设有锅盖,所述锅盖的表面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通过锅盖与安全阀固定连接,该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可通过设置备用泄气孔,可与泄压片直接接触,当压力过大而无法进行疏散的情况下,起到了保护作用,可通过在内仓中的固定柱表面设置滑块,带动滑块板进行往复运动,使气压从滑块板凹槽疏散到气管后方的泄气孔排出,可通过在滑块板的侧面设置箭头状的滑块板凹槽,利用间隙使气压通过,达到延时压力峰值后,即可回落,进行密封阻挡,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力锅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其中保温罩是配合电压力锅进行保温的一种配件,其次安全阀是在烹调过程中,锅内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限压阀通过排气孔排气工作,使锅内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烹调的目的。安全阀的作用:在烹调过程中,由于限压阀排气管堵塞,造成锅内压力过高,这时通过安全阀排气,以保证压力锅的安全。
目前的电压力锅安全阀,可配合电压力锅进行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市面上的电压力锅由于防爆功能需要,其工作程序都是通电加热,至食物短暂沸腾,锅内产生压力,即进入断电保压状态,待锅内压力降低后,再通电加热至断电保压。不断循环,直至食物煮熟,这样的烹煮过程,对于烹煮水份较多的汤类食物,可谓既方便又省电,而对于烹煮米饭,效果就不是那么好了,若烹煮米饭时,米饭刚沸腾,电压力锅就进入断电保压状态,此时米粒只能静止的在热水中泡开。待电压力锅再通电加热时,锅内的米饭已不能再沸腾,这样煮出的米饭饭粒表面有米浆,米饭不松软、水份重、也没有米香味,其次现有的安全阀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精度较高,对与制造的机械存在较高的要求,不便于进行批量生产和推广,然后在进行泄压的过程中,安全阀如果缺少有效的防护措施,使一种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其结构包括电压力锅、锅盖、安全阀、主柱、限位卡扣、备用环、连接器、进气孔、内圈、泄气孔、滑罩和内仓,所述电压力锅的表面设有锅盖,所述锅盖的表面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通过锅盖与安全阀固定连接,所述安全阀上设有主柱,所述主柱的表面固定设有限位卡扣,所述主柱的下方设有备用环,所述备用环的下方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连接器与备用环固定连接,所述主柱的上方设有内圈,所述内圈的表面固定设有泄气孔,所述内圈的上方设有滑罩,所述滑罩通过内圈与泄气孔接触连接,所述安全阀的内部固定设有内圈,所述内仓包括活动板、复位弹簧、滑块、固定柱、气道、滑块板、撑杆,所述内仓中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后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后方设有滑块,所述活动板通过复位弹簧与滑块弹性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固定设有固定柱,所述活动板的侧面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上方设有滑块板,所述滑块板的表面设有撑杆,所述滑罩通过撑杆与滑块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备用环的表面设有备用泄气孔,所述备用泄气孔的外部设有泄压片,所述泄压片通过备用泄气孔与备用环接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柱的表面固定设有主柱壳,所述滑块板的侧面固定设有滑块板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的末端设有底座,所述固定柱通过底座与内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设有气管,所述气道通过滑块板凹槽与气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未经吴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