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窗玻璃温度的方法、用于窗玻璃的控制设备及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1971.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R·亨特伯格;P·古贝施;T·弗里希穆斯;J·格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G01K7/16;G02F1/133;G02F1/16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德国汉诺威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窗玻璃 温度 方法 用于 控制 设备 机动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11,11’)的温度(T,T内部,T外部)的方法,可切换窗玻璃具有透明度可变层(13),透明度可变层被安排用于在两个透明的导电接触层(14,14’)之间切换窗玻璃,可切换窗玻璃(11)的控制设备(12)向至少一个接触层施加电压(V)并且确定在各自情况下由电压(V)所产生的电流(I内部,I外部)。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所施加电压(V)以及在各自情况下所产生的电流(I内部,I外部),确定对应欧姆电阻值(Rs)和/或透明度可变层(13)的电容值(Cp)与欧姆电阻值的组合,并且借助于预定分配规则(20)从中确定至少一个温度值(T内部,T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的温度的方法。这种“可切换窗玻璃(switchable pane)”是一种具有透明度可变层的窗玻璃(windowpane)或玻璃面板,所述透明度可变层可借助于两个导电接触层进行切换以便设置其透射率(透明度)或透光率。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控制设备、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透明度可变层的示例是电致变色层。可切换窗玻璃或可切换玻璃窗(switchableglazing)可在此基础上例如被设计为作为透明度可变层的SPD(Suspended ParticleDevice,悬浮粒子装置)或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Device,高分子分散液晶装置)。这种窗玻璃的另一个名称也称为“智能玻璃”。然而,可切换窗玻璃或玻璃窗的电特性取决于温度,这使得有必要了解环境温度或者再更佳地针对可再现切换响应所述玻璃窗或窗玻璃本身的温度。其结果是,然后可随着温度来调节用于切换所述窗玻璃的控制信号。因此可能的是,使得所适配的致动能够补偿温度效应和/或使得能够基于已知的环境温度或窗玻璃温度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控制窗玻璃加热。
在由多个可切换窗玻璃组成的组件中,日晒、不同的电负载或其他影响因素会引起各个窗玻璃的不同窗玻璃温度。可例如在机动车辆中通过在所述机动车辆中的不同位置处使用可切换窗玻璃来生产这种组件。具有多个可切换窗玻璃的建筑立面也构成这种组件。为了确定外部温度或窗玻璃温度,通常需要温度传感器。在组件中,针对每个可切换窗玻璃则将需要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以便了解各个窗玻璃的不同温度。然而,这种在可切换窗玻璃中实施多个独立温度传感器的解决方案与布线和成本方面的高水平支出相关联。
US 7,133,181 B2公开了借助于检测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的电容来确定其温度,所述电容是从透明度可变层与包围透明度可变层的那两个导电接触层的组合得出的。电容同样取决于温度,其结果是,可通过测量电容来推断出窗玻璃的温度。然而,在已知方法中,出于确定温度值的目的,要求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以便确定差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目标:使得有可能采用简单的方式来确定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的温度。
所述目标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通过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说明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改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的温度的方法。所述透明度可变的可切换窗玻璃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其具有透明度可变层,所述透明度可变层被安排在两个透明的导电接触层之间,通过所述两个透明的导电接触层,可以对所述透明度可变层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可以设置其透射率或透光率。这两个接触层构成接触电极或简称为电极,以便能够在透明度可变层上施加电压。可切换窗玻璃可以是SPD或者PDLC,如在开始处已经描述的。每个接触层可例如在铟锡氧化物(ITO)的基础上形成。
为了确定温度,在所述方法中,控制设备向这两个接触层中的至少一个接触层施加电压。另外,确定在各自情况下由所述电压所产生的在对应接触层中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电加热的汽车边窗玻璃
- 下一篇:全地形车棚杆结构及全地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