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EFC的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0794.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盖盼盼;张淑霞;刘晓娟;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efc 自供 mirna 生物 传感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EFC的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将CdS QDs修饰到与miRNA部分互补的发卡DNA的一端,CdS QDs对光电化学材料g‑C3N4起到敏化作用。目标miRNA与其互补链的杂交配对形成刚性双螺旋结构后,CdS QDs远离g‑C3N4表面,使得CdS QDs对g‑C3N4的敏化作用减弱,导致阳极流向阴极的电子减少,引起PEFC的开路电压变化,实现miRNA的检测。该传感器检测过程中无需额外供电设备、组装简单方便、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DNA链的互补配对效应使该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可实现miRNA简单、快速、灵敏、高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EFC的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电生物燃料电池(PEFC)是一种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光激发提供可持续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PEFC的自供能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电池性能输出作为分析检测信号的一类传感器,该传感器信号与被检测分析污浓度成比例关系。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光电自供能生物传感器检测过程中无需施加额外电源,其具体优点主要表现在:(1)设备简单。检测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电化学检测三电极体系,仅需两根电极,即PEFC的阴阳两极,便可实现检测;(2)抗干扰能力强。测试体系未施加额外电源,能有效避免易发生氧化还原的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反应,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3)能实现简单、快速、实时检测。检测过程中无需电化学工作站等供电设备,仅需简易电压表和适宜的光源便可实现检测,故检测设备易携带,能实现实时监测。
MicroRNA(miRNA),约22个核苷酸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分化、凋亡、增殖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用于检测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生物标志物。目前,检测miRNA表达的方法主要有Northern印迹法、miRNA阵列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电化学方法。Northern印迹法灵敏度低、费时费力、样品需求量大。微阵列检测法同样存在灵敏度较低的缺点,并且特异性较弱。RT-PCR具有高特异性与高灵敏度,但该方法操作繁琐、RNA需分离纯化。miRNA小尺寸的特点也限制了传统RT-PCR的直接应用,并且miRNA家庭成员之间高的序列同源性也使定量分析成为挑战。因此,设计制备基于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能生物传感器,实现miRNA简单、方便、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构建了基于PEFC的miRNA生物传感器,核心技术便为PEFC的构建,其中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GO/CNTs/AuNPs)作为laccase的载体,构建生物阴极催化氧气;以AuNPs-g-C3N4作为光阳极检测miRNA。首先将与miRNA部分互补的发卡DNA固定到电极表面,发卡DNA一端连接电极表面,一端修饰CdS QDs。当无目标miRNA时,由于发卡DNA没有被打开,CdS QDs靠近电极表面对g-C3N4起到敏化作用,此时阳极光电流较大,流向阴极的电子较多,电池输出电压高;当目标miRNA存在时,由于miRNA打开发卡DNA,目标miRNA与互补链形成刚性双螺旋结构,使CdS QDs远离g-C3N4表面,CdS QDs对g-C3N4敏化作用减弱。目标miRNA的引入,达到使CdS QDs远离电极表面的目的,流向阴极的电子减少,电压输出信号减小,用于定量检测目标miRNA。本发明设计的基于PEFC的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可实现目标物简单、快速、灵敏、高效检测。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