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0136.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意宏;信昆仑;蒋福春;张雪;孙林忠;胡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校核 管网 城市供水管网 系数灵敏度 方法分析 管道摩阻 决策变量 模型模拟 自适应 校核 遗传 引入 监测 分析 | ||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管网中管道摩阻系数对监测点压力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筛选出高灵敏度的管道;
S2、基于BP神经网络对高灵敏度管道数据进行训练;
S3、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作为内嵌模型进行寻优;
S4、将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压力值进行对比,进而对模型校核的适用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进行灵敏度分析的公式为:
;
;
其中:i为管段编号;j为测压点所在节点编号;k为工况编号;
为工况k时,管段i的摩阻系数对测压节点j的灵敏度系数;
为常量,m为人为设定的压力基准值以使得灵敏度系数为无量纲值;
为工况k条件下,管段摩阻由初始状态下变成后压力监测节点j水压由变为的压力变化绝对值;
为管道摩阻变化的绝对值;
为管道i的平均灵敏度系数;
M为工况总数;N为测压点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建立高灵敏度管道摩阻系数变化值与管网压力监测点压力变化值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于管网基准模型管道摩阻系数发生变化时,对应压力监测点压力变化值;
S22、根据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MATLAB实现对高灵敏度管道数据进行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供水管网模型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包括:
S221、样本数据集归一化:通过函数mapminmax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反归一化及归一化其它数据;函数mapminmax中:
[XX,ps]=mapminmax(XX):归一化样本中对应的输入数据;
[YY,ts]=mapminmax(YY):归一化样本中对应的输出数据;
Y=mapminmax('apply',X,ps):以相同规则归一化其它数据;
X=mapminmax('reverse',Y,ps):反归一化函数,实现数据的还原;
其中,XX为样本训练数据集中输入数据向量矩阵,YY为样本训练数据集中输出数据向量矩阵,ps、ts为存储规范化映射记录的结构体;
S222、建立神经网络:通过调用函数newff进行两层BP神经网络设计:
net=newff(XX,YY,[S],{TF1,TF2});
其中:XX为样本训练数据集中输入数据向量矩阵;YY为样本训练数据集中输出数据向量矩阵;S为隐层神经元个数;TF1、TF2为网络各层传递函数类型,TF1采用sigmoid函数进行中间结果的传递,输出层TF2采用线性传递函数purelin对输出进行值域扩展;R为高灵敏度管道数量;Q为压力监测点数量;N为训练样本容量;
S23、选定训练参数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
设定网络训练的参数及训练函数通过函数train完成网络训练:
net=train(net,XX,YY);
其中,net,XX,YY如上所述;
S24、BP神经网络仿真应用:
达到训练精度的BP神经网络即用于进行预测,利用网络进行进一步校核研究,利用sim函数实现网络对一定输入的仿真,进而得到其仿真输出:
newTn=sim(net,newPn);
其中,newPn为利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输入管道摩阻变化值向量,newTn为网络预测压力变化输出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