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粘剂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9503.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臣;胡祖彪;杨荣峰;沈士军;骆胜伟;陈永生;季续庆;简章臣;李皓;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粘剂 现场使用 表观粘度 石油钻井 实验过程 实验周期 现场生产 粘度效应 切力 体动 | ||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粘剂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降低单位体动切力时,表观粘度上升的数值粘切比,来表示增粘剂的粘度效应,粘滤比小于2.0的增粘剂现场使用效果最佳,粘滤比介于2.0‑3.0之间的增粘剂现场使用效果较好,粘滤比超过3.0的增粘剂不适用于现场使用,处于同一粘滤比区间内的增粘剂,粘滤比越小使用效果越好。实验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实验周期短;既能实验室做也能现场做,评价方法对现场生产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粘剂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增粘剂是钻井生产中一种重要的钻井液处理剂,主要作用是提高钻井液的动切力,从而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能够使钻井液更及时清除井筒内的钻屑,保证井下安全,保障钻井施工的正常进行。
但是增粘剂都有增粘效应,即加入钻井液后,在提高动切力的同时,会增加钻井液的表观粘度AV,而AV的增加是不利于钻井生产需要的,因此现场需要提高动切力能力强,同时增加粘度不明显,即粘度效应低的增粘剂。
由于没有粘度效应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所以实验室评价增粘剂的方法一直只能参考提高动切力的能力,这就造成生产现场使用增粘剂时,虽然提供动切力效果确实好,可是粘度效应却很大,在加入量达不到要求,动切力还未增加到需求动切力时,表观粘度已经达到一种极高的程度,为了不使表观粘度失控,不得不停止加入增粘剂,但是,动切力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钻井液不能够很好地对井筒进行清洁,因此沉砂卡钻等井下故障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粘剂的评价方法,对现场的使用进行指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粘剂的粘切比,通过粘切比和粘度效应判断现场使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粘剂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基浆,并测量该基浆的表观粘度和动切力;
步骤2)在基浆内加入增粘剂配成胶液,并测量胶液的表观粘度和动切力;
步骤3)分别计算基浆和胶液两者的表观粘度差ΔAV及动切力差ΔYP;
步骤4)得到ΔAV/ΔYP值;
步骤5)若ΔAV/ΔYP小于3.0,则该增粘剂适用于现场应用;若ΔAV/ΔYP大于3.0,则该增粘剂不适用于现场应用。
所述增粘剂的加入量占胶液质量的0.1-1%。
所述增粘剂为钻井液用增粘剂。
所述ΔAV/ΔYP为粘切比,所述粘切比与粘度效应成正比,所述粘度效应与现场应用效果成反比。
所述基浆内加入增粘剂配成的胶液为钻井液。
所述基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钠膨润土2%,降滤失剂2%,乳化沥青2%,其余为水或油。
ΔAV/ΔYP为2.0-3.0的增粘剂在现场应用时要分两次以上加入,ΔAV/ΔYP小于2的增粘剂在现场应用时一次加入。
同时对两种及以上增粘剂进行评价时,每种增粘剂在基浆中的加入量相同,且基浆相同。
所述降滤失为聚合物类降滤失剂或淀粉类降滤失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降低单位体动切力时,表观粘度上升的数值粘切比,来表示增粘剂的粘度效应,粘滤比小于2.0的增粘剂现场使用效果最佳,粘滤比介于2.0-3.0之间的增粘剂现场使用效果较好,粘滤比超过3.0的增粘剂不适用于现场使用,处于同一粘滤比区间内的增粘剂,粘滤比越小使用效果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9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材料强度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外加剂二次补偿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