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8981.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李文望;颜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B05B5/00;B05B5/053;B05D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雾化喷头 扩散基材 扩散粒子 针头 高压电源箱 等压腔 电极板 电极片 扩散片 制备装置 供液管 注射泵 雾化 精密 注射 雾化液滴 接口处 泵压 接电 喷出 容置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装置,包括注射部分、雾化部分和接电部分,注射部分包括精密注射泵及供液管;雾化部分包括静电雾化喷头和扩散基材,静电雾化喷头包括针头及容置有溶液的等压腔,精密注射泵提供泵压并作用到静电雾化喷头内的溶液中,针头均与等压腔相连通,供液管接口处的压力作用于等压腔内的溶液中;静电雾化喷头还包括与针头相接触的电极片,且电极片与高压电源箱相连接,扩散基材位于静电雾化喷头的下方,扩散基材的底部设置有电极板,电极板与高压电源箱连接,溶液自针头喷出后在电极片、电极板及高压电源箱的作用下形成雾化液滴从而在扩散基材上形成扩散粒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的扩散粒子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背光源模组,背光源模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光源,一张反射片,一块导光板,一张或多张扩散片,一张或多张增光片(也可以不含增光片),一个胶框和一片背板等部件。
现有的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装置如图1-4所述,其主要包括有扩散基材、雕刻刀具、滚轮模具和UV固化装置;现有的扩散片在使用时,需要对滚轮模具进行雕刻工作,并将雕刻后的颗粒外形的滚轮模具印压在UV胶水上,实现扩散粒子在扩散基板上的逐一成形工作,在进行扩散粒子制备时,需要先对模具进行雕刻工作,在逐一成形,此过程中需要精度极高的加工工序,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进行逐一成形。
同时在中国专利网上也提供了中国专利号为CN201710156956.4的一种扩散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顺次设置的扩散层、透明基材层和保护层,透明基材层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扩散层包括第一胶黏剂、多个扩散粒子和多个第一导电粒子,所述扩散粒子和第一导电粒子均通过第一胶黏剂黏结在所述透明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二胶黏剂、多个保护粒子、多个第二导电粒子,所述保护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均通过第二胶黏剂黏结在所述透明基材层的第二表面。本发明通过在扩散层和保护层内增加导电粒子,使得扩散片的表面形成导电层,从而降低了扩散片表面的电阻率,能够使由于摩擦等原因在其表面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扩散片扩散粒子的制备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需要经过模具雕刻、模具电镀、UV胶涂布、粒子成型与固化等多道工序,工序十分繁琐。传统的扩散粒子制作,需要使用雕刻好粒子外形的滚轮将粒子转印到UV胶上;
滚轮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容易导致在雕刻时,雕刻出来的模具刻板误差过大,影响到颗粒粒子的成形,模具加工时间需要5个小时以上,滚轮的雕刻耗时长,精度要求高,生产效率低下;
滚轮模具利用率较低。一版滚轮模具,只能对应一种粒子分布,无法实时调整粒子密度、大小等,无法方便的实现滚轮模具的重复使用,不仅浪费材料,而且不利于对扩散粒子的加工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片扩散粒子制备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扩散片扩散粒子需要经过模具雕刻、模具电镀、UV胶涂布、粒子成型与固化等多道工序,工序十分繁琐;同时滚轮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滚轮模具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8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