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3944.5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俞建;方明;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23/08;C08K13/02;C08K5/134;C08K5/526;C08K5/103;C08K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合金材料 耐化学品 原料组合物 制备 磷酸二氢钠 耐化学性能 结晶性能 塑料技术 抗氧剂 润滑剂 相容剂 共混 紧凑 合金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由原料组合物制成,所述原料组合物包括:PC树脂60~85重量份;PBT树脂10~30重量份;相容剂1~6重量份;抗氧剂0.2~1重量份;润滑剂0.3~0.6重量份;磷酸二氢钠0.1~0.5重量份。本发明中通过将PC树脂和PBT树脂进行复合共混后,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结晶性能,使得合金分子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合金材料的耐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的了工业化生产。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PBT为结晶型热塑性树脂,结晶速率快,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结晶,有利于成型加工。PBT的耐蠕变性能优异,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高温下尺寸稳定性优良,可用于高温受力的结构制件。PBT属于酯类聚合物,耐油性好,对醇类、醚类、高分子量酯类、脂肪烃等稳定,对有机溶剂有很强的耐应力开裂性,成型性能优良,可加工薄壁精密制件,制品表面也有较好的光泽。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合金既保留了PBT的加工流动性,又具有PC的尺寸稳定性和高韧性,在电子电器、汽车内外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PC和PBT都是聚酯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中含有酯键,在化学制剂存在下,很容易发生酯交换反应,特别是PBT合成时残留的有机钛催化剂,加剧与PC的酯交换反应,生成PC-PBT嵌段共聚物,而且随着受热历史的延长,随机反应不断进行,PBT的结晶性能破坏,PC的分子量也发生降低,导致材料的分解速度加快,产品的耐化学品性能急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能;兼顾高韧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由原料组合物制成,所述原料组合物包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C树脂、PBT树脂、相容剂、抗氧剂、润滑剂和磷酸二氢钠加入高混机中高速混合2~4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通过将PC树脂和PBT树脂进行复合共混后,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结晶性能,使得合金分子间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合金材料的耐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
本发明的耐化学品的PC/PBT合金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制备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3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