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0340.5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研新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片 工作台 螺纹杆 锥齿轮 打磨 电磁风扇离合器 打磨装置 内部设置 齿轮 左端 啮合 表面设置凹槽 表面设置 插入凹槽 底座内部 工件震动 减震作用 控制电机 清洗装置 人为控制 转动连接 转动螺栓 粗糙度 打磨机 打磨头 电机架 防护壳 凹陷 底座 垫片 可控 立柱 握持 装夹 摇摆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与立柱转动连接,螺纹杆左端设置锥齿轮,锥齿轮左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锥齿轮啮合,电机架内部设置有电机,防护壳内部设置工作台,工作台右侧表面设置有凹陷,工作台右侧设置有清洗装置,由于摩擦片比较薄,操作人员不便握持,因此特意在工作台右侧表面设置凹槽,方便用户在打磨时方便装夹,用户只需将摩擦片插入凹槽内,然后转动螺栓使其固定,为防止在打磨时防止工件震动摇摆,故在凹槽底部设置有垫片用于减震作用,同时控制电机工作,使得打磨头对工件进行打磨,人为控制打磨机使得粗糙度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如汽车、起重机等,其结构包括皮带轮总成、线圈和吸盘,皮带轮总成为主动盘,吸盘为从动盘。使用时,皮带轮总成通过其内部的轴承安装在压缩机的壳体上,线圈固定安装在压机的壳体上并且位于皮带轮总成的线圈槽内,当线圈通电时,吸盘上的吸片被吸引,从而向线圈方向运行并与皮带轮总成端面接触,利用皮带轮的摩擦面与吸盘中的摩擦面的摩擦作用,皮带轮总成将动力传递给了吸盘,吸盘随着皮带轮一起转动,从而通过吸盘的轮毂带动压缩机主轴转动,当线圈失电时,吸片所受到的吸引力消失,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吸盘的吸片回弹,从而使得两者脱离,皮带轮便不能把动力专递给压缩机主轴。
然后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操作人员手持待打磨的离合器动盘靠近高速旋转的打磨轮,从而得到表面粗糙的摩擦片,但是,手持工件危险较大,以及现有摩擦片打磨装置大多缺少清洗装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摩擦片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部设置有螺纹杆,底座内部设置立柱,螺纹杆贯穿立柱,且螺纹杆与立柱转动连接,螺纹杆右端转动连接底座右端,螺纹杆左端设置锥齿轮,锥齿轮左端设置有齿轮,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且齿轮与锥齿轮啮合,螺纹杆表面转动电机架,电机架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轴部连接打磨头,底座上表面设置有风机,风机上端进风口处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转动连接硬质管,硬质管另一端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连接抽风口,风机右侧设置防护壳,防护壳表面设置有环形槽,防护壳内部设置工作台,工作台右侧表面设置有凹陷,凹陷处设置有垫片,工作台右侧表面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栓,工作台右侧设置有清洗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支撑架上端设置固定架,固定架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喷管,转轴表面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另一端连接喷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喷管内侧设置滑动杆,喷管通过滑动杆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硬质管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设置有圆孔架,圆孔架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珠,螺纹管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槽,硬质管通过环形槽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电机架外表面设置有滑门,滑门右侧设置有螺丝孔,滑门通过螺丝孔与电机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防护壳外表面设置有防护门,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滑槽,防护门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防护壳与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户在使用本装置进行打磨时由于摩擦片比较薄,操作人员不便握持,因此特意在工作台右侧表面设置凹槽,方便用户在打磨时方便装夹,用户只需将摩擦片插入凹槽内,然后转动螺栓使其固定,为防止在打磨时防止工件震动摇摆,故在凹槽底部设置有垫片用于减震作用,同时控制电机工作,使得打磨头对工件进行打磨,人为控制打磨机使得粗糙度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研新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研新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0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