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有防撞除尘装置的坐标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351.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春芬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装置 防撞 测量针 防护架 安装柱 接合板 坐标测量装置 测球 装配 一体化结构 测量设备 活动连接 活动契合 间隙配合 静电除尘 内侧端面 气体定律 外侧表面 压电效应 位移槽 限位板 嵌入 升降 垂直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有防撞除尘装置的坐标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撞除尘装置、安装柱、测量针、测球、防护架、接合板,防护架垂直于接合板的横截面同时与接合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防撞除尘装置位于防护架的内部同时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安装柱设于防撞除尘装置的内侧端面两者活动契合连接,测量针嵌入防护架的内部并与安装柱采用间隙配合,测球包裹着测量针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测量针组成一体化结构,达到通过气体定律和压电效应来为设备的运行提供升降保护与静电除尘,并且通过位移槽与限位板的配合来使得装置需要手动确认启动,来防止测量设备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标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装配有防撞除尘装置的坐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坐标测量能测得物体上目标点或离散点在某一坐标系下坐标的测量称为坐标测量,而汽车检具的测量装置通常以测量针的接触式测量精度,并精度保持的都非常的高,而现有的测量针通常直接暴露出来,从而使得测量针:
1.在测量进行工作时,测量针上包裹着的测球在进行测量前一般都会其进行擦拭,但这样极大的浪费检测的时间,并且会不小心将之前建立的坐标系打乱从而需要从新建立新的坐标系,拖低生产效率。
2.同时测量过程中,需要有调试的人员进行现场的校对调试,在每次的程序走完后,针头仍在旁边,会使得调试的过程,工作人员的疏忽撞针,使得检测设备的损坏。
3.目前的防护装置一般以电子程序机械进行统一调节,不需要人工的进一步确认开启,一旦程序出现漏洞,装置不能将防护的测针输出或者直接输出,造成工件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装配有防撞除尘装置的坐标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撞除尘装置、安装柱、测量针、测球、防护架、接合板,所述防护架与接合板相互垂直同时固定安装在接合板的前端面,所述防撞除尘装置位于防护架的内部同时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柱安装在防撞除尘装置的内部两者为同心圆,所述测量针嵌入防护架的内部并与安装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测球包裹着测量针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测量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合板与防护架为同心层叠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撞除尘装置设有活动提升装置、防护除尘装置、卡位调节装置,所述活动提升装置包裹着卡位调节装置的外侧端面同时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除尘装置与卡位调节装置相互垂直并且契合安装在其下端面,所述卡位调节装置与测球活动连接,所述卡动调节装置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提升装置设有安装架、顶杆、密封舱、进气管、线圈、中转轮、拉动架、滑架,所述滑架为凹字型位移架包裹着安装架的外侧端面两者相配合,所述拉动架通过契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的上端面,所述劳动架包裹着中转轮的外端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顶杆与安装架上下平行并且通过拉动架与安装架铰合连接,所述密封舱包裹着顶杆的外端面两者相配合,所述线圈缠绕着密封舱的外侧并与密封舱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管嵌入密封舱的外端面两者贯通连接,所述拉动架为金属绳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为“工”字形结构并在下方的横杆右端设有铰合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除尘装置设有磁通管、铁芯、辅助架、铰合座、滑杆、弹簧垫、密封板、挤压座、电介质、铰合杆、软板、吸板、位移架,所述铁芯嵌入磁通管的内部同时与磁通管活动连接,所述铰合座包裹着滑杆的外侧端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辅助架与铰合座相互垂直同时固定安装在铰合座的上端面,所述铰合杆嵌入铰合座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挤压座为“T”形机构,所述挤压座位于铰合杆的下端面两者铰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垫位于挤压座的左端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位移架与密封板上下平行同时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挤压座贯通密封板的外端面,所述电介质与挤压座相互垂直同时固定安装在挤压座右端面,所述吸板与挤压座左右平行同时通过电介质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软板设于吸板表面的下方两者垂直连接,所述铁芯为圆柱型的金属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春芬,未经林春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9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