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8412.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芬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监控 设备 安装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一体成型有底座连接架,且底座上插接安装有与地面固定的主定位桩,所述底座连接架的上方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节导向支架,且导向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一体成型有导轨,且架体的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有固定杆。本发明设计的农作物监控设备安装支架能够根据监控的实际需要决定安装的方式,并且能够利用安装台的水平旋转功能和齿盘的垂直旋转功能时间对监测仪器检测范围的扩展,降低仪器的安装数量,而且该装置还能够通过临时将升降台位置降低的方式有效的降低台风等自然灾害对该设备带来的损坏,有效的提高了对监测设备的保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进行支撑,但是我国耕地面积小、土壤肥力低。采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难以生产出足够的食物,而且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中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差,难以实现稳产,因此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已经逐步的转型为现代化的精细种植方式。现代农业种植方式不仅要求有效的监督农作物的旱涝情况,而且需要定期的除虫、施肥,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耕地上的农作物生长状况和所处的气候环境进行实时的监管,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但是采用人工进行作物信息采集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监测人员,而且难以第一时间获取监测信息,因此采用相关的监测设备,例如摄像机、温湿度监测传感器等直接放置在相应的监测位点,从而进行远程监测已经成为了现有主流的监测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目前实施时监测仪器往往采用简单的支杆架设在半空中,监测设备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容易受到恶劣的气候影响缩短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转向功能,导致摄像机等具有信息采集死角的监测设备无法采用单一设备实现对局部区域的完全监测,往往需要并联在不同方向安装多组,从而提高了使用成本。
如果发明一种能够有效的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农业监测设备的安装高度和监测方向,并且能够对这些监测仪器进行有效的保护的新型设备安装架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监控用设备安装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一体成型有底座连接架,且底座上插接安装有与地面固定的主定位桩,所述底座连接架的上方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节导向支架,且导向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一体成型有导轨,且架体的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有固定杆,所述架体上套接安装有升降台,且升降台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升降台沿着导轨运动的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台上环形滑动安装有安装台,且升降台安装有环形布置的齿圈,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台沿着齿圈转动的旋转电机,且安装台上一体成型有第一仪器室和第二仪器室,所述第二仪器室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且第二仪器室上铰接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安装监控仪器的仪器固定座,且第二仪器室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齿盘旋转的调整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仪器室的外侧通过铰链安装有柜门,且第一仪器室的下方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为透明罩,且防护罩为半球形壳体。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一体成型有插入地面的立柱,且立柱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辅助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管,且导向套管的外部插接安装有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的末端插接安装有与地面固定的辅助定位桩,且辅助定位桩的底部一体成型有锥形桩头,所述辅助支撑座的末端阵列设置有定位孔,且导向套管上设置有与辅助支撑座上的定位孔匹配的第一定位插杆,所述导向套管上一体成型有铰接座,且导向支架上套接安装有升降定位座,且升降定位座通过固定螺钉与固定杆固定,所述铰接座上铰接安装有套管,且升降定位座上铰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阵列设置有定位孔,且套管上设置有与连接杆上的定位孔匹配的第二定位插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芬,未经陈丽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