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8216.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牛;梁铭;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刘江良 |
地址: | 52804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轮辋 机加工 轮辋 数控 车轮 加工 大规格产品 定位盘 支承座 端径 对轮 拉爪 轮耳 铸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其步骤包括:车轮在铸造阶段增加了大一寸的轮耳;利用支承座、拉爪和定位盘对车轮进行定位;在数控一序加工时对整个轮辋进行加工;在数控二序只对轮耳进行加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保证轮辋端径跳,特别是大规格产品(18英寸及以上产品),能很好的将控制在0.5m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车轮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解决铝合金车轮轮辋端径跳机加工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车轮的制造精度对汽车行驶的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大规格(18英寸及以上产品)车轮的制造精度对整车的性能影响显著,制造精度之一的车轮轮辋端径跳是评价车轮制造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车轮端径跳的检测位置如图1所示。传统的铝合金车轮轮辋机加工加工工艺如图2所示。图2中数控一序利用支承座1、拉爪2和定位盘3对车轮进行定位,加工半个轮辋(如数控一序中虚线线所示),数控二序利用阶梯夹具4装夹工件,加工另外半个轮辋。
传统车轮轮辋加工工艺中,整个轮辋的加工需要分为两个工序完成,需要两次装夹工件,难以避免二次装夹对轮辋端径跳的影响,对轮辋端径跳的保证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于18英寸、端径跳要求0.5mm以下的产品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车轮机加工工艺难以保证大规格车轮(18英寸以上)端径跳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解决了传统车轮轮辋加工工艺中二次装夹对轮辋端径跳的影响,保证轮辋端径跳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车轮在铸造阶段增加了大一寸的轮耳;
(2)利用支承座、拉爪和定位盘对车轮进行定位;
(3)在数控一序加工时对整个轮辋进行加工;
(4)在数控二序只对轮耳进行加工。
所述的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轮辋是铝合金车轮轮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轮轮辋整体机加工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
(1)在机加工前增加大一寸轮耳的铸造毛坯形状结构;
(2)铸造得到增加了大一寸的轮耳的车轮;
(3)在数控一序加工时可以对整个轮辋进行加工;
(4)在数控二序只对轮耳进行加工。
所述的铝合金车轮轮辋整体机加工工艺,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轮辋是铝合金车轮轮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铝合金车轮轮辋整体机加工工艺中数控一序仍然利用支承座、拉爪和定位盘对车轮进行定位,但车轮在铸造阶段增加了大一寸(如车轮18英寸,轮耳则为19英寸)轮耳(图3中虚线所示),传统的车轮轮辋机加工工艺(如图2所示)是数控一序加工半个轮辋,数控二序加工半个轮辋,整个轮辋是由两个工序加工完成成,车轮需要在机床上装夹两次,因此数控一序和数控二序的同轴度精度不高,由于18寸以下产品直径较小,按传统车轮轮辋加工工艺可以满足0.5mm的端径跳要求,但18寸及以上产品就较难满足,因此需要考虑将整个轮辋一次加工完成,这样在数控一序加工时可以对整个轮辋进行加工,保证整个轮辋加工由一次装夹来完成,避免了传统工艺轮辋区域由两次装夹导致的装夹误差,从而确保轮辋端径跳控制在0.5mm以内。本发明工艺中由于轮辋已经在数控一序已加工完成,因此在数控二序只对轮耳进行加工,从而确保轮辋部分的端径跳合格。特别是大规格产品(18英寸及以上产品),本发明工艺很好的将控制在0.5m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车轮端径跳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