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RI影像引导的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908.6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世鹏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00443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极 治疗头 导轨 放射治疗系统 弧形侧壁 实时图像 引导的 病灶 上壁 下壁 放射治疗 控制模块 上下移动 治疗效果 一体化 准确度 磁导体 导磁体 治疗床 成像 对称 照射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RI影像引导的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其包括:框架,包括上壁、下壁和至少一个弧形侧壁,所述框架内包裹导磁体或所述框架由磁导体构成;导轨,设置于所述弧形侧壁上;治疗头,可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磁极,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上壁和下壁上;治疗床,设置于所述磁极之间;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框架和磁极对病灶成像形成实时图像,根据所述实时图像驱动所述治疗头沿所述导轨活动,以使所述治疗头准确照射病灶。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度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RI影像引导的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放射治疗的方式一般为首先利用X射线成像设备对病灶进行定位,然后使用放射治疗头对病灶进行照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这一治疗方案采用的是X影像引导的先定位,再照射的方法,X影像引导的成像一般仅为平面,而且有较大的附加成像剂量。如果采用前述X影像引导的方案对病灶进行影像定位和照射治疗,那么病灶周围的正常器官也接受了很大剂量的X影像射线的照射,从而使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射线剂量。
为了提高影像引导系统的成像精度和成像水平,减小影像引导系统额外的不必要的成像剂量,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RI影像引导的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头可以在MRI影像引导下进行治疗,以大大提高治疗精度。并避免了X成像设备带来的额外射线剂量。本系统中的治疗头可根据MRI影像同步调整照射角度和方位,以保证对病灶的精确照射。具体他,本系统包括框架、导轨、治疗头、磁极、治疗床和控制模块。
所述框架包括上壁、下壁和至少一个弧形侧壁,所述框架内包裹导磁体或所述框架由磁导体构成;
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弧形侧壁上,其形状与所述弧形侧壁相适应;
所述治疗头可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磁极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上壁和下壁上;
所述治疗床设置于所述磁极之间;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框架和磁极对病灶成像,以形成实时图像,根据所述实时图像驱动所述治疗头沿所述导轨活动,以使所述治疗头准确照射病灶。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头还可相对自身进行左右/上下的摆动,以进一步调整照射角度。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根据所述病灶的位置控制所述治疗头左右/上下摆动,以使所述治疗头始终准确照射所述病灶。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框架还可以包括一侧壁,设置于与所述弧形侧壁相对的一侧。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治疗床包括一多维运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治疗床进行多维运动。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治疗床上的保护罩,以保护受治疗的对象不受磕碰。
上述的放射治疗系统,其中,所述保护罩本身为刚性材料,并且保护罩内部还可以设有柔性材料,以防止磕碰。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放射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利用了医学成像设备对病灶进行跟踪且没有额外的成像剂量。本发明利用弧形侧壁拉开了治疗头与磁极之间的距离,减小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了成像和放射治疗同步进行,使治疗头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病灶的运动实时调整治疗角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度和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世鹏,未经宋世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