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25952.5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李栓;胡德武;陈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3/14 | 分类号: | A24B3/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再造 烟叶 成品 水分 自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装置,包括烘丝机、振槽、成品风送管道、风送管道、设于振槽上方的红外水分检测仪、设于振槽尾端的可移动的移动槽口、设于移动槽口前端下方的收集槽、以及设于收集槽内可由滚动叶片电机带动翻转的滚动叶片。红外水分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装置和滚动叶片电机连接,滚动叶片在滚动叶片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翻转形成到烘丝机的输送通道或者形成到加湿间的输送通道,两个输送通道分别通过风送管道连接到烘丝机和加湿间。本发明可将水分不合格的再造烟叶成品进行自动分类收集、分散处理至产品水分达标,一方面提高产品品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减少能耗,降低人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薄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成品水分控制标准为:11±1%。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水分过高或者过低情况,水分超标的产品需要进行人工收集,重新打浆、抄造,一方面影响再造烟叶成品质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增加产品能耗,增大员工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再造烟叶成品出现水分不达标,影响质量稳定性和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装置,包括烘丝机、振槽、成品风送管道、风送管道,烘丝机的出口端与振槽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振槽上方的红外水分检测仪、设于振槽尾端的可移动的移动槽口、设于移动槽口前端下方的收集槽、以及设于收集槽内可由滚动叶片电机带动翻转的滚动叶片,所述移动槽口由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沿振槽方向前后移动,移动槽口上端出口与成品风送管道连接,红外水分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移动槽口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滚动叶片的滚动叶片电机连接,滚动叶片在滚动叶片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翻转形成到烘丝机的输送通道或者形成到加湿间的输送通道,两个输送通道分别通过风送管道连接到烘丝机和加湿间,分别进行加湿和烘干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滚轴丝杠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叶片设于所述收集槽的中上部,滚动叶片的下部设有与滚动叶片电机驱动连接的滚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叶片电机设于滚动叶片电机支架上,滚动叶片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轴承与滚动叶片的滚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水分检测仪用于检测振槽上再造烟叶的水分值,并将检测所得水分值输送至驱动所述驱动移动槽口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滚动叶片的滚动叶片电机,当水分值偏高或偏低时,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槽口向前移动至收集槽上方,同时滚动叶片电机根据水分值带动滚动叶片翻转,分别形成到烘丝机的输送通道和到加湿间的输送通道。
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水分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装置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红外水分检测仪检测振槽上再造烟叶的水分值,并将检测所得水分值输入驱动移动槽口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滚动叶片的滚动叶片电机;
步骤二、当红外水分检测仪检测所得水分值在合适区间时,驱动装置和滚动叶片电机均不动作,传送至移动槽口的再造烟叶通过设于移动槽口上方的成品风送管道输出,进行打包处理;当红外水分检测仪检测所得水分值过偏高时,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槽口向前移动至收集槽上方,同时滚动叶片在滚动叶片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翻转,形成到烘丝机的输送通道,风送至烘丝机进行烘干,直至水分达标;当红外水分检测仪检测所得水分值过偏低时,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槽口向前移动至收集槽上方,同时滚动叶片在滚动叶片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翻转至另一侧,形成到加湿间的输送通道,风送至加湿间进行加湿直至水分达标。
进一步的,水分值的合适区间为11±1%。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滚轴丝杠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