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5806.2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斌;马跃;霍超;高建;王东山;白晖峰;张少军;彭柏;金燊;李信;纪雨彤;张阳洋;来媛;尚芳剑;赵阳;段程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44 | 分类号: | H04L41/044;H04L41/0823;H04L45/28;H04L45/12;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张玉梅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 网络 业务 快速 开通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包括:协同控制器,其位于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的顶层;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其分别设置于IP网络层和光网络层,并位于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的中间层,IP网络控制器和光网络控制器能够分别与协同控制器进行交互;以及业务识别机,其位于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的底层,并与IP网络控制器通信连接,业务识别机用于对不同的业务IP报文进行分类识别,并按照流表从不同的端口对IP报文进行转发;其中,对于首次传输的IP报文,则由IP网络控制器上报到协同控制器,由协同控制器统一规划出最优路径,同时对IP网络层和光网络层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开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力通信,特别是关于一种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骨干网的流量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在业务云化时代,流量模型具有事件性、突发性,因而需要网络具备灵活调整、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的能力,从而给现有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电网二次系统不断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等系统均趋向IP化,而通信过程又要求传输网级别的可靠性能,这种既需要IP网组网能力又需要传输网确定送达能力的要求,成为限制二次系统发展中通信环节的重要问题。而且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数据通信网业务也呈现出种类多、流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传统分布式网络基于设备网管的调度和管理已逐渐难以适应。
长期以来,IP网络和光网络一直是独立规划、建设、运维和发展的两类信息基础设施。光网络作为底层管道支撑IP网业务传输,两个网络都具备完整的网络功能,并且能形成相对封闭的管控体系。目前的网络由于光层无法精确识别IP,现有数据网核心路由器50%以上的流量为传输网的穿通流量。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大颗粒业务的增多进一步增加了路由器的扩容压力。同时,IP业务在光层的迂回路由,不但会提升业务端到端的时延,影响业务实时性,而且会造成带宽资源的大量浪费。
由于IP层与光层是分离的,没有交互,光网络一直作为底层输出的管道支撑着IP业务,会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浪费:IP路由一般是通过传送网中的静态电路相连的,IP网络将这些静态电路简单地视作组成IP链路的固定管道,因此IP网络不能完全利用底层传送网络提供的所有容量资源。此外,IP网仅有不到30%的链路被用于突发业务和链路恢复,还有70%的链路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浪费。
(2)可扩展性差:由于IP网和传送网并不是动态相关的,一旦业务发生变化或者接入新型业务,就需要网络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重新部署,不能灵活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可扩展性差。
(3)成本昂贵:由于需要同时维护IP网和传送网,而这两个网络通常都由独立的团队进行设计、开发和控制,重复性的建设导致了开销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4)协同能力不足:运维协同、保护协同、流量协同能力不足。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其能够提高业务精确调度能力,降低传输时延,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点行列全互连网络的高效传输方法
- 下一篇:QoS感知的服务链备份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