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448.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安全威胁 安全控制系统 控制终端设备 特征存储模块 物联网设备 网络 特征信息 安全 存储 安全威胁检测 安全预警模块 特征识别模块 网络数据信息 预警信息发送 风险计算 阈值模块 阈值信息 存储物 比对 预警 联网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包括被测网络、连接于被测网络的物联网设备、用于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终端设备、用于检测被测网络面临的物联网安全威胁的物联网安全威胁检测模块、用于计算被测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值的物联网安全风险计算模块、用于存储物联网安全风险的阈值信息的物联网安全风险阈值模块、用于对物联网安全威胁的特征信息进行存储的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存储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被测网络数据信息与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物联网安全威胁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的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识别模块和用于对被测网络的物联网安全进行预警的物联网安全预警模块,最后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将影响到许多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
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个物体,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广,用户在家中安装智能家居和视频监控系统,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差,都能知悉家中的情况,体现了“万物互联”的概念。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寻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各种应用。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然而,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并逐渐被我们在生产生活当中应用,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享受物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它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物联网的瓶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众将目光逐步转移到物联网,病毒的出现,使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成为不容回避、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些设备因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也遭受到来自恶意攻击者的觊觎。物联网的安全问题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同时,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关系物联网产业能否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必需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物联网安全架构和安全体系将对物联网的安全使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被测网络;
连接于被测网络的物联网设备;
用于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终端设备;
物联网安全威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网络面临的物联网安全威胁;
物联网安全风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被测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值;
物联网安全风险阈值模块,用于存储物联网安全风险的阈值信息;
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存储模块,用于对物联网安全威胁的特征信息进行存储;
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被测网络数据信息与物联网安全威胁特征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物联网安全威胁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
物联网安全预警模块,用于对被测网络的物联网安全进行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设备。
一种物联网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