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铰接组件及相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5135.1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凯文·蔡;雅各布·维尼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28 | 分类号: | B64C3/28;B64C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瞿艺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回 飞机 襟翼 支撑 整流 铰接 组件 相关 方法 | ||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尾锥的示例性铰接组件以及相关方法。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包括:壳体,待在飞机的机翼的后缘上耦接至襟翼的底侧;尾锥,从壳体的后端向外设置;以及铰接组件,配置成使尾锥在延伸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延伸位置中,尾锥的一部分设置成超出壳体的后端,在收回位置中,尾锥的该部分设置在壳体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飞机,且更具体涉及用于收回飞机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铰接组件及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飞机都会沿着机翼的前缘及后缘采用高升力装置(有时也称作辅助翼面或可移动控制表面)。例如,襟翼是一种常见类型的沿着机翼的后缘可移动地耦接的高升力装置。襟翼可从机翼的后缘向下移动(例如倾斜)以改变机翼的形状,从而产生较大或较小的升力。例如,襟翼通常在起飞及降落期间展开,以在较慢的速度下产生较大的升力。飞机通常具有由襟翼支撑件整流罩(fairing)覆盖的一个或多个襟翼支撑件,以便有助于将每个襟翼支撑在机翼上。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向外延伸超出襟翼的后缘,并成形为流线型形状以减少阻力。
此处所做的本公开正是针对这些及其他考虑事项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文所公开的一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包括:壳体,待在飞机的机翼的后缘上耦接至襟翼的底侧;尾锥(tailcone),从壳体的后端向外设置;以及铰接组件,配置成使尾锥在延伸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延伸位置中,尾锥的一部分设置成超出壳体的后端,在收回位置中,尾锥的该部分设置在壳体内。
本文所公开的一示例性飞机包括:机翼;襟翼,沿着机翼的后缘可移动地耦接至机翼;以及襟翼支撑件整流罩,耦接至襟翼的底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具有可收回尾锥,该可收回尾锥配置成在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向下移动时移动到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壳体中。
本文所公开的一示例性方法包括,使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相对于飞机的机翼的后缘向下移动。该示例性方法还包括,使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尾锥在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向下移动时移动到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壳体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在其中实施本文所公开的示例的一示例性飞机。
图2A是图1的示例性飞机的机翼中的一个的底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收起位置中的示例性襟翼,并示出了多个示例性襟翼支撑件,其中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耦接至机翼和示例性襟翼。
图2B是示出了图2A的机翼的底视图,其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中的示例性襟翼以及处于向下位置中的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
图3是示出了图2A和图2B的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中的一个的局部剖视图,该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具有用于收回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示例性尾锥的示例性铰接组件。
图4A至图4F例证了示出图3的示例性铰接组件在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向下移动时收回示例性尾锥的示例性顺序。
图5是示出了用于收回和延伸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并且该示例性方法可使用图3的示例性襟翼支撑件整流罩和示例性铰接组件来实施。
附图未按比例绘制。相反,为了阐明多个层及区域,层的厚度可在附图中放大。只要可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在附图以及伴随的书面说明中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如本专利中所使用的,叙述任何部件(例如,层、膜、区域或板)以任何方式定位(例如,定位、位于、设置或形成等)在另一部件之上表示所提及的部件与另一部件相接触,或者所提及的部件位于另一部件之上,并具有位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叙述任何部件与另一部件相接触表示这两个部件之间没有中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5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