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4695.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丽珍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2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滑槽 导滑块 收纳腔 避雷装置 升降螺纹 机身 内齿 圆槽 电动机外表面 滑动配合连接 转动配合连接 底部内壁 动力连接 配合连接 上下贯通 上下延伸 电动机 内开口 内螺纹 内壁 嵌设 相通 | ||
本发明公开了避雷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升降螺纹杆,所述第一升降螺纹杆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一导滑槽底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上下贯通的内齿圆槽,所述内齿圆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设有第二导滑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技术领域,具体是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在促进先进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避雷装置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由于雷区的面积较大,一般的避雷装置只是简单的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通过传电装置将电荷传进地面内,但是此种方式,不仅接受困难,雷电击中的几率较大,破坏严重,而且由于是固定式安装,收纳不便利,角度不易调节,此发明的装置解决了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避雷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避雷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左右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升降螺纹杆,所述第一升降螺纹杆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一导滑槽底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设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上下贯通的内齿圆槽,所述内齿圆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内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右端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端与所述第二导滑槽左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右端伸进所述第一空腔内且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升降螺纹杆,所述第二升降螺纹杆贯穿所述所述第二导滑块且位于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前端,所述第二升降螺纹杆顶部贯穿所述第二导滑块顶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拖动平台,所述第二导滑块内上下贯穿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升降螺纹杆两端相对称的导滑杆,所述导滑杆顶部末端与所述拖动平台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滑杆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载动块,所述载动块顶部端面内嵌设有位于两个所述导滑杆之间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螺纹杆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动力切换机构,所述拖动平台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向箱体,所述转向箱体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顶部设有圆开口,所述圆开口内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壁内设有开口向中心的环槽,所述环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内中心贯通设有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铰接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顶部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避雷针,所述球体底部端面上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钢珠 ,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三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三导滑槽右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滑块顶部端面与所述钢珠铰接连接。
有益地,所述动力切换机构包括贯通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壁体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齿锥双用齿轮,所述齿锥双用齿轮最大外接圆与所述内齿圆槽内壁齿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五电动机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滑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或所述齿锥双用齿轮齿合连接的双面锥齿轮,所述双面锥齿轮右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上设有开口向远离其中心的环槽,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内嵌设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左右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左端末端固定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环槽滑动配合连接的弧形爪手,从而便于自动控制动力源的切换,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丽珍,未经姚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避雷器
- 下一篇:一种优化避雷针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