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2606.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甜甜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管道 生产泵房 分管路 连通 污水处理 用水管路 并联 闸阀 大功率水泵 小功率水泵 供水管路 输出管道 顺序连接 选煤厂 逆止阀 灌浆 井下 增效 防火 增设 缓解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包括主管道(1)、与主管道(1)连通的至防火灌浆站管路(2)、至选煤厂管路(3)、至井下供水管路(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地面用水管路(5),所述地面用水管路(5)包括与主管道(1)连通的两条连接有大功率水泵(51)的分管路并联,以及与主管道(1)连通的两条连接有小功率水泵(52)的分管路并联,四条分管路的出口合为一路后顺序连接逆止阀(53)和闸阀(54),闸阀(54)下游串联连接输出管道(5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增设了至地面用水的管路,大大缓解了地面用水的压力,降本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管道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站负责处理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矿井水是煤炭生产过程中排放量最多的废水,矿井水原水在污水处理站经一系列处理工艺处理,处理达标的水在生产泵房经回用水泵通过管道送至各用水点回用。目前,达标废水量较大,而用水点除了用于选煤厂洗煤、井下防火灌浆站防灭火、井下供水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如不需要使用自来水的地面用水。地面用水一般使用自来水,造成用水压力大,成本过高,水资源浪费严重,但洒水车、卫生用水等非饮用水无需使用自来水。如将处理达标的水用于以上多种用途,则急需满足多种输出去向的达标水的输出管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通过该管道将处理达标的矿井水用于各种用途,如不需要使用自来水的地面用水,如洒水车、卫生用水等非饮用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包括主管道(1)、与主管道(1)连通的至防火灌浆站管路(2)、至选煤厂管路(3)、至井下供水管路(4)和至地面用水管路(5),地面用水管路(5)包括与主管道(1)连通的两条连接有大功率水泵(51)的分管路并联,以及与主管道(1)连通的两条连接有小功率水泵(52)的分管路并联,四条分管路的出口合为一路后顺序连接逆止阀(53)和闸阀(54),闸阀(54)下游串联连接输出管道(55)。
连接有大功率水泵(51)的分管路上依次设置有闸阀(511)、大功率水泵(51)、逆止阀(512)和闸阀(513);所述连接有小功率水泵(52)的分管路上依次设置有闸阀(521)、小功率水泵(52)、逆止阀(522)和闸阀(523)。
大功率水泵(51)为37kW的水泵。
小功率水泵(52)为4kW的水泵。
至防火灌浆站管路(2)上依次顺序设置有闸阀(21)、水泵(22)、逆止阀(23)和闸阀(24),闸阀(24)下游串联连接输出管道(25)。
至选煤厂管路(3)包括两条连接有闸阀(31)的分管路并联,两条分管路的出水口合为一路后顺序连接水泵(32)、闸阀(33)、管道(34)和闸阀(35),闸阀(35)下游串联连接输出管道(36)。
至井下供水管路(4)上依次顺序设置有闸阀(41)、管道(42)、逆止阀(43)和闸阀(44),闸阀(44)下游串联连接输出管道(45),并且所述管道(34)与所述输出管道(45)之间通过管道(340)连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添加至地面用水的管路,大大缓解了地面用水的压力,在不需要使用自来水,如洒水车、卫生用水等非饮用水的情况下,可使用处理达标的矿井水,降本增效;且管路中至选煤厂、地面用水、井下供水方向的管路中任何一条管路的故障或者检修,并不影响整个供水管路的运行;井下供水的管路不需要使用水泵,利用高低压差的原理使用虹吸的方法就可输送;在至地面用水管路中实现水泵的自动开启与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站生产泵房管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甜甜,未经郭甜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流体管路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橇装装置及系列化拼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