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保温聚氨酯泡沫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2048.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蔡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顾舒家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1 | 分类号: | C08G18/61;C08G18/42;C08K9/06;C08K7/24;C08G77/2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泡沫 阻燃 保温 表面活性剂 聚酯多元醇 三乙烯二胺 有机硅改性 阻燃剂添加 保温效果 氟硅树脂 抗氧化剂 膨胀石墨 辛酸亚锡 异氰酸酯 羟基封端 催干剂 无残留 重量份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尤其涉及一种阻燃保温聚氨酯泡沫。所述的聚氨酯泡沫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多元醇100份、异氰酸酯100~120份、有机硅改性膨胀石墨30~45、羟基封端氟硅树脂10~25份、辛酸亚锡3~8、三乙烯二胺2~6份、表面活性剂2~5份、抗氧化剂2~5份、催干剂1~3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阻燃效果好;(2)阻燃剂添加量少;(3)保温效果好;(4)泡沫内部无残留原料,对人体无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尤其涉及一种阻燃保温聚氨酯泡沫。
背景技术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服装的衬垫,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
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在家具、床具、运输、冷藏、建筑、绝热等部门使用得十分普遍,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成为塑料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之一。聚氨酯软泡主要应用于家具、床具及其他家用品,如沙发和座椅、靠背垫,床垫和枕头;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于绝热保温,冷藏冷冻设备及冷库,绝热板材,墙体保温,管道保温,储罐的绝热,单组分泡沫填缝材料等。
然而目前的聚氨酯泡沫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例如其耐高低温性能较差,其最高工作温度仅为120℃,在某些场合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此外目前的聚氨酯泡沫还极易燃烧,严重危害使用人的生命安全。2010年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已经夺去了53条鲜活的生命,尽管事故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但已查明,真正的幕后杀手却是这些尼龙织网、毛竹片、聚氨酯泡沫。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布的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申请公布号为CN 106432662A,该发明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丙烯酸15~20份,三乙醇胺10~15份,聚醚多元醇30~40份,异氰酸酯20~30份,抗氧化剂5~1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0~25份,泡沫稳定剂5~9份,硅油12~18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8份。该发明降低了聚氨酯泡沫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量,成本低,工艺简单,环保无污染。但是该发明也存在其缺陷,例如该发明没有添加增强聚氨酯泡沫热稳定性的原料,且没有添加阻燃剂,使得该聚氨酯泡沫在火灾中极易燃烧危害使用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聚氨酯泡沫耐高低温性能较差,且阻燃性能较差,极易威胁生命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具有耐高低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以及阻燃性,安全可靠的一种阻燃保温聚氨酯泡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保温聚氨酯泡沫,所述的聚氨酯泡沫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多元醇100份、异氰酸酯100~120份、有机硅改性膨胀石墨30~45、羟基封端氟硅树脂10~25份、辛酸亚锡3~8、三乙烯二胺2~6份、表面活性剂2~5份、抗氧化剂2~5份、催干剂1~3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氨酯泡沫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多元醇100份、异氰酸酯105~115份、有机硅改性膨胀石墨30~35、羟基封端氟硅树脂15~20份、辛酸亚锡3~5、三乙烯二胺2~5份、表面活性剂2~5份、抗氧化剂2~4份、催干剂1~3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氨酯泡沫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多元醇100份、异氰酸酯110份、有机硅改性膨胀石墨32、羟基封端氟硅树脂18份、辛酸亚锡4、三乙烯二胺4份、表面活性剂3份、抗氧化剂3份、催干剂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顾舒家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清顾舒家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