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洗涤运动服用聚酯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9301.7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庆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海达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鞘液 芯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同轴静电纺丝 接触冷感性 耐洗涤 强伸度 聚酯纤维面料 高分子纺丝 纺丝电压 使用性能 纺丝 基材 络合 内层 内管 外管 配制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运动服用聚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洗涤运动服用聚酯纤维,包括鞘液和芯液配制,采用同轴静电纺丝装置纺丝,将鞘液和芯液分别置于同轴静电纺丝装置的外管和内管中,纺丝电压为12‑15kV,外层推进速度为1.2‑1.6mL/h,内层推进速度为0.6‑0.8mL/h。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在芯液和鞘液中设置聚乙烯吡咯烷酮,以提高聚酯纤维的接触冷感性,与其他原料配合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聚酯纤维强伸度积低的问题,同时能使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高分子纺丝基材通过络合方式结合,使所得聚酯纤维面料在多次水洗后强伸度积与接触冷感性保持度较好,能够增强聚酯纤维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服用聚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洗涤运动服用聚酯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是典型的热可塑性合成纤维,自发明以来,由于其机械强度、耐药品性、耐热性等优良,在衣料及产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聚酯纤维作为衣料使用时,由于不能及时排出汗水,在直接接触皮肤或贴近皮肤穿着时人体会产生发粘的感觉。特别是在夏天人体容易出汗,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衣物由于吸湿性差,无法及时吸湿人体排出的湿气及汗水,无法保持皮肤干爽的感觉,穿着时容易产生不适感。
为了改善聚酯纤维与皮肤直接接触时的触感,能将皮肤表层的湿气及汗水快速吸收并传输扩散至衣料表面,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亦能保持皮肤干爽,也就是赋予聚酯纤维接触冷感性,目前的主要方法有提高纤维的吸湿性或提高纤维的传热性等。
赋予聚酯纤维吸湿性的方法有在聚酯链段上共聚亲水基团或者在聚酯中混入吸湿性材料等方法。提高聚酯纤维的传热性可在其中混入传热性高的树脂填料或添加传热性的无机粒子等。这些纤维虽然或多或少会产生接触冷感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它基团或物质的引入,纤维的物性、手感等都会受到影响,且使用周期不长。
专利CN201310009891.2中公开了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酯组合物为鞘成分,鞘成分厚度为0.5-10μm,聚酯纤维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占纤维重量的3-12%;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散径为200nm以下,聚乙烯吡咯烷酮占鞘成分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酯组合物重量的8-30wt%;该聚酯纤维吸湿率、接触冷感参数和强伸度积均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发现,由于该聚酯纤维主要作为运动服装,因此,每次运动后都需要洗涤,洗涤频率较高,而经频繁的洗涤后,该纤维面料的吸湿率、接触冷感参数和强伸度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穿着不适,因此,需要对如何提高运动服装用面料的耐洗涤性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洗涤运动服用聚酯纤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洗涤运动服用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为芯鞘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鞘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K值为6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6-8份、多羟基化合物1-3份、烷醇酰胺2.2-3.2份、水杨酸苯酯0.5-1.0份、高分子纺丝基材A 45-55份、溶剂A600份;
所述高分子纺丝基材A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酯以重量比6-8:1混合得到;
(2)配制芯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K值为30聚乙烯吡咯烷酮12-14份、1,4-二氧六环3-7份、β-环糊精0.8-1.6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0.08-0.14份、共聚维酮0.6-0.8份、高分子纺丝基材B 45-55份、溶剂B 600份;
所述高分子纺丝基材B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2,6-萘二酸乙二酯等重量混合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海达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含山县海达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9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