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缆索吊装布置系统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7633.1 | 申请日: | 201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帅;黄欣;李海松;孙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30022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索吊 吊重 布置系统 获取单元 建模单元 缆索吊装 平面布置 吊运 检查单元 设置参数 输入构件 重量参数 安全系数 吊钩 单元连接 吊装位置 构件位置 施工现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缆索吊装布置系统及设计方法,缆索吊装布置系统,包括建模单元、获取单元、平面布置单元和吊重检查单元。建模单元和获取单元与平面布置单元连接,建模单元、获取单元、平面布置单元均与吊重检查单元连接。本发明对需吊运的构件建立BIM模型,并输入构件重量、构件位置等参数。在输入构件重量参数时,输入需吊运的构件在单次吊运时的总重量作为构件重量参数的重量值。建立缆索吊系统的BIM模型,并获取缆索吊的设置参数和吊重参数。缆索吊的设置参数为缆索吊在施工现场的搭建位置。缆索吊吊重参数中的吊重为缆索吊在相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缆索吊吊钩在不同吊装位置处的最小吊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缆索吊系统布置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缆索吊是现有大跨度桥梁的主要吊装设备,其结构、投资大、运行过程中安全风险高,缆索吊系统布置形式直接关系着资金的投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率和安全运行;
在缆索吊系统的设计中,现有技术主要根据被吊物体的重量,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对缆索吊跨中位置的最大吊重进行设计,并未把缆索吊吊钩所处位置的最大吊重与其正下方被吊物体的重量相关联和比较,导致实际吊装过程中,并不是每一吊的安全系数都能满足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只针对缆索吊跨中的最大吊重进行设计,不能保证缆索吊吊钩在任意位置吊装时的安全系数都在设定范围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按最大吊重进行缆索吊系统布置,材料用量大、控制难度高,容易造成缆索吊资源的浪费,增大资金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吊系统布置及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在BIM模型中将被吊物体的重量与缆索吊的吊重进行对比,找出不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吊装位置,进而对缆索吊的布置做进一步优化。本申请提案的发明点或技术改进点:
1)对需吊运的构件建立BIM模型,并输入构件重量、构件位置等参数。
2)在输入构件重量参数时,输入需吊运的构件在单次吊运时的总重量作为构件重量参数的重量值。
3)建立缆索吊系统的BIM模型,并获取缆索吊的设置参数和吊重参数。
4)缆索吊的设置参数为缆索吊在施工现场的搭建位置。
5)缆索吊的吊重参数包括缆索吊吊钩距离缆索吊跨中的距离及缆索吊的吊重。
6)缆索吊吊重参数中的吊重为缆索吊在相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缆索吊吊钩在不同吊装位置处的最小吊重。
7)对缆索吊进行吊重检查,当缆索吊吊重小于同一位置构件的重量值时,提示错误信息。
8)当缆索吊吊重小于同一位置构件的重量值,所提示的错误信息包括:提示是否需要忽略,若忽略则继续其它位置构件的吊重检查,若不忽略,则调整缆索吊的布置位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缆索吊装布置系统,包括建模单元、获取单元、平面布置单元和吊重检查单元。建模单元和获取单元与平面布置单元连接,建模单元、获取单元、平面布置单元均与吊重检查单元连接。
建模单元用BIM技术对缆索吊系统及施工现场内需要吊运的构件进行建模,并为需要吊运的构件增加重量参数。在构件建模时为构件增加的重量参数的重量值为需吊运的构件在单次吊运时的总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7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