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1337.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凌峰;凌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农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3M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清理 炉渣 热风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热风炉,所述热风炉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安装在底板上的废气处理机,所述排气管配合有安装在底板上且沿底板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换热管,所述热风炉内沿底板长度方向对称分布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滑动均安装有可将热风炉内部分隔的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连接有安装在热风炉上以驱动隔离板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热风炉底部安装可收集运送炉渣的收集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和收集机构之间分布有安装在热风炉内壁上且沿热风炉宽度方向平行分布的若干个喷水枪,所述喷水枪连接有安装在底板上的水箱。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清理炉渣,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清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热传导效率高,价格适中,易操作被市场广泛接受,热风炉燃料燃烧都残留的炉渣人工清洗不便,且工人易被高温炉渣烫伤,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代替人工清理炉渣。
发明内容
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能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自动清理炉渣的热风炉,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热风炉,所述热风炉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配合有安装在底板上且沿底板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换热管,所述热风炉内沿底板长度方向对称分布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滑动均安装有可将热风炉内部分隔的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连接有安装在热风炉上以驱动隔离板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热风炉底部安装可收集运送炉渣的收集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和收集机构之间分布有安装在热风炉内壁上且沿热风炉宽度方向平行分布的若干个喷水枪,所述喷水枪连接有安装在底板上的水箱。
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对应导向板上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均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均配合有齿轮,所述齿轮均连接有安装在热风炉外壁上的一号电机。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热风炉底部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配合有安装在热风炉底部以驱动收集箱滑动出热风炉内腔的动力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还包括铰接安装在热风炉外侧壁上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连接有驱动密封板开合热风炉的二号电机。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热风炉底部且与收集箱配合的丝杠,所述丝杠连接有安装在底板上的三号电机,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与丝杠沿底板长度方向平行分布且与收集箱配合导向的导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清理炉渣,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本发明通过隔离机构热风炉内分为两部分,将燃料燃烧和炉渣收集分离,合理利用空间,同时使炉渣完全落入收集箱内,本发明通过密封板和动力机构配合使收集箱滑动出热风炉,无需人工操作,节省清理时间,便于工人封装炉渣,本发明通过喷水枪对高温炉渣进行降温,保证工人在封装炉渣使不会被炉渣烫伤,保证工人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I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II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1中III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农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农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波阈值的MEMS陀螺去噪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灾支撑结构及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