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8977.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祥;方玲;佘威;崔礼春;杜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5/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巧;牛艺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度控制 凸模 模具结构 凹模 模腔 凸起 褶皱 模具技术领域 上下设置 挤压板 抗开裂 控制板 板料 流动 | ||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所述模具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模和凸模;其中: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模上的速度控制块;所述速度控制块设置在所述凸模朝向所述凹模的一侧,且所述速度控制块的朝向所述凹模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本发明通过在模腔的凸模上设置带凸起的速度控制块,在进料时,模腔内的凸模上的速度控制块通过凸起挤压板料,在模腔内给板料提供摩擦力,进而控制板料的流动速度,以达到抗褶皱和抗开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调试及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零件开裂、起皱等情况,需要通过调整板料的流动速度来控制这些问题。同时,自动化生产模具上都会设置料片传感器,以有效检测模腔内料片的存在与否。
目前行业内调整板料的流动速度结构都是集中在模腔外,通过控制模具拉延筋和/或平衡块间隙来控制模具内整板料的流动速度。例如:加大或调小拉延筋R角,加大或减少平衡块之间的间隙。而检测模腔内料片的存在与否则是通过将料片传感器安装在料边定位板上实现的。其中,料边定位板设置在各平衡块之间,料片放入后。料片的料边推动料边定位板,料片传感器会传递相应电信号至压力机。
现有技术的通过控制模具拉延筋和/或平衡块间隙来控制模具内板料的流动速度,不能有效解决零件的开裂、起皱问题,而模腔内是产品特征,不能更改,只能通过重新开模、变更工艺来解决零件的开裂、起皱问题,成本和周期损失都较高。而通过安装在料边定位板上的料片传感器,检测模腔内料片的存在与否,也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料片压制成相应零件后,料片收缩,料片的料边将不能再继续推动定位板,料片传感器就不会再传递电信号至压力机。此时,如果已经成型的料片掉入模腔,料片传感器不会发送信息,新的料片会被继续送入模腔内,机床开始新一轮的工作,模具会压双料片,进而模具会严重损坏,并可能会损坏压力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通过在模腔的凸模上设置带凸起的速度控制块,能够在模腔内给板料提供摩擦力,进而控制板料的流动速度,以达到抗褶皱和抗开裂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具结构,所述模具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模和凸模;其中: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模上的速度控制块;
所述速度控制块设置在所述凸模朝向所述凹模的一侧,且所述速度控制块的朝向所述凹模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速度控制块设置有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速度控制块在所述凸模上的设置高度可调。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凸模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速度控制块的第一安装槽。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速度控制块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柱;
所述速度控制块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内部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匹配的第一容置孔。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件;
所述圆柱体的朝向所述凸模的一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通槽;
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容置孔连通,且所述通槽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模具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一组,所述通槽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组所述通槽的深度不同;
或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通槽两者数量一致,均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组所述限位件的高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