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6622.8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傅军;董彬;叶佳斌;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日精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密封罩 墙面 现场检测装置 抗渗性能 密封空间 渗入 回收单元 内部连通 开口 喷淋管 喷淋孔 喷淋 抗渗性能检测 布设 回收 贴合 水资源 储存 节约 | ||
本发明属于墙体抗渗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包括:喷淋单元,喷淋单元包括密封罩和设于密封罩内的喷淋管,密封罩具有开口,密封罩固定于墙体,且密封罩的开口与墙体的待测墙面贴合以使密封罩的内部与墙体的待测墙面构成密封空间;喷淋管具有若干喷淋孔,且喷淋孔对应于密封罩的开口布设,用于对墙体的待测墙面进行喷水;回收单元,与密封罩的内部连通,用于回收未渗入墙体内的水。该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通过密封罩的设计,使得密封罩的内部与墙体的待测墙面构成密封空间,使得未渗入墙体内的水可以储存在密封空间内;从而利用回收单元与密封罩的内部连通,以便回收未渗入墙体内的水;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墙体抗渗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房建材料的70%是墙体材料。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要求的提高,墙体材料的发展更加注重节能环保、耐久性以及功能性。随着新型墙材的广泛应用和墙体节能保温技术的广泛推广墙体渗漏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墙体材料在受雨水等作用下发生渗透,各种有害的流动水、溶液等介质从材料的孔隙进入其内部,从而造成材料溶蚀、结构松散、密实度下降。除了材料自身,结构也会因各种原因产生裂缝,进而加大渗透,导致材料保温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下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和人民的居住品质。因此,准确了解墙体的渗透性对保证建筑功能及其耐久性、提高墙体保温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效解决墙体渗漏问题的关键是严把材料质量和规范施工步骤,而检验墙体渗漏情况最有效的方式是经历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但这属于事后修补范畴。因此,研制能有效模拟自然降雨条件的墙体抗渗性能的便携式现场检测仪器,对于加强事前和施工过程控制以及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判断依据具有明显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王静等人在文献中公开了淋水试验在检验建筑外墙渗漏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加压水通过管道喷孔对外墙进行淋水试验模拟强降雨来检验其渗漏情况,在模拟台风及热带风暴状态时,淋水试验的淋水量控制在3L/m2·min以上,每次持续淋水时间应不少于20min,或淋水至发生严重渗漏为止。淋水试验模拟降雨效果逼真,且几乎不受地域、时间、气候影响,操作过程简便,但该试验方法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如何有效回收喷淋用水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包括:
喷淋单元,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密封罩和设于密封罩内的喷淋管,所述密封罩具有开口,所述密封罩固定于墙体,且密封罩的开口与墙体的待测墙面贴合以使所述密封罩的内部与墙体的待测墙面构成密封空间;所述喷淋管具有若干喷淋孔,且所述喷淋孔对应于所述密封罩的开口布设,用于对墙体的待测墙面进行喷水;
回收单元,与密封罩的内部连通,用于回收未渗入墙体内的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墙体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密封罩固定于墙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吸盘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密封罩固定,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吸盘固定,所述吸盘的内部与一真空泵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收单元包括水箱和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的一端与水箱连通,另一端与密封罩的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淋管具有进水口,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一水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增压水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增压水泵的水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管上还设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布设于增压水泵与喷淋管的进水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理工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6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