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设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6585.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郭鑫 |
地址: | 51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前端页面的访问请求信息,访问请求信息中包含有访问路径信息以及操作信息,访问路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本地服务器的访问路径信息;根据访问请求信息中的访问路径信息,向本地服务器发送操作信息;对操作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操作信息对应的原生应用程序及操作,执行对应于原生应用程序的操作。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设备具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的终端设备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计算机程序。本发明可以实现前端页面对原生应用程序执行预设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控制领域,具体地,是在一种在终端设备上实现终端设备控制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装置,还涉及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电子设备,人们喜欢在智能电子设备上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并且在终端设备上同时运行大量的应用程序。现在很多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都提供开放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开放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降低应用程序开发的难度,也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标准,因此,人们可选择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
然而,现有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包APK大多使用JAVA等语言编写的程序,其中包含有大量按照预先规定的逻辑编写而成的组件,因此,现有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包需要由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直接运行,例如,应用程序的安装包下载到终端设备后,由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对安装包进行解析,并且执行安装操作。现有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在安装过程中,操作系统将获取安装包的数据并且根据预先规定的逻辑生成相应的文件,包括生成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控件,这些控件往往是直接运行在操作系统上并且实现特定的功能。并且,在应用程序安装完毕后,通常在终端设备的桌面上显示该应用程序的图标,用户需要运行该应用程序时,点击该应用程序的图标,由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直接运行该应用程序。
随着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应用程序的页面也越来越多,且运行时占用的硬件资源也越来越多,例如占用更多的内存资源,并且需要调用大量的接口等。由于应用程序的每个页面的设置信息、调用接口的程序文件等都需要写入到应用程序的安装包中,因此,导致应用程序的安装包数据量非常大,用户下载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往往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并且由于安装包的数据量较大,下载安装包也往往花费不少的数据流量。
由于现在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包都是需要一次性下载的,也就是用户需要下载应用程序完整的安装包以后,操作系统才对安装包进行解析、安装,因此用户往往需要等到较长的时间才能打开应用程序,用户体验较差。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序开发者开始使用网络技术开发应用程序,例如使用HTML5技术将应用程序的代码设置于云端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浏览器来访问特定的网页,并且从该网页中获取数据。由于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获取网页的信息,也可以向网页输入信息,从而实现预设的功能,因此,这种网页实际上具有应用程序的功能。由于网页的代码是由应用程序开发方开发,并且设置在服务器上,通常被称为前端页面。
然而,前端页面实现某些功能时,往往需要与终端设备的原生应用程序进行通信,例如前端页面需要获取终端设备上的联系人的信息,此时需要与终端设备上的联系人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目前,前端页面与原生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必须依赖于浏览器自身的功能。例如,在浏览器上添加JavaScript接口的方法来实现前端页面与原生应用程序的通信,但是这种方式依赖于浏览器自身功能来实现,如果运行用户通过一个没有实现这种接口的浏览器来打开前端页面,将无法实现前端页面与原生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6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