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5364.1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戈志华;卫慧敏;杜小泽;杨勇平;白旭东;徐磊;郝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C1/00;F28F25/12;F23J15/02;F23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风机 合一技术 间冷塔 空冷塔 烟气 通风 环境气象条件 热电联产机组 设备安全隐患 轴流风机功率 自然通风系统 低负荷运行 一体化装置 机组 间接空冷 灵活控制 散热管束 散热器组 升力辅助 系统领域 高背压 脱硫塔 烟气排 有效地 散热 调峰 乏汽 冷端 内热 扇区 抬升 圆环 烟囱 供热 回落 电站 改造 保证 | ||
1.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包括间接空冷散热管束组成的圆环散热器组1、空冷塔2、轴流风机3和脱硫塔和烟囱的一体化装置4;
间接空冷散热管束垂直固定在空冷塔外侧基台上,在进水口、出水口以水联箱连接,水联箱的进出母管与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相连接;
换热器顶部与空冷塔进风口高度处以挡板封闭,在进风口处加装百叶窗;百叶窗和换热器处留有通道,架设烟气通道支架,通过引风机与空冷塔内脱硫塔和烟囱连接;
所述圆环散热器组,按照环境风流向方位分为10个扇区集中控制,以实现循环水流量的均匀分配;
所述百叶窗加装于换热器进风口前,防止空冷系统在冬天冻结,影响机组的安全性;
所述脱硫塔和烟囱的一体化装置布置于空冷塔中心,并与间接空冷散热管束组成的环形中心线相重合;其底端与烟道进气口相连接,并延伸至炉膛出口,另一端位于空冷塔内部,借助于空冷塔浮升力,将处理后的烟气排向高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为鼓风式:垂直布置于换热器进风口前,对于供热改造后的间接空冷系统,提供10个扇区的切圆式的浮升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为引风式:垂直布置于换热器进风口后,对于供热改造后的间接空冷系统,提供10个扇区的切圆式的浮升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为引风式:在换热器进风口后,基台高度处水平布置,对于供热改造后的间接空冷系统,提供垂直向上的浮升力。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A. 在热网需求较小或者不需要供热时,凝汽器侧循环冷却水投入使用;
冬季,当无环境风或环境风较小时,由循环水产生的散热器前后密度差提供浮升力,尽可能减小轴流风机转速甚至停止其转动,以节约厂用电,减少电站噪音;
B. 在热网需求较小或者不需要供热时,凝汽器侧循环冷却水投入使用;
冬季,当环境风较大时,通过调整背风侧风机功率,引流更多气流进入侧风扇区,抵御环境风的不良影响;
C. 在热网需求较小或者不需要供热时,凝汽器侧循环冷却水投入使用;
夏季,通过调整风机功率,引流更多气流通过散热器组,抵御高温的不良影响;
D. 在热网供热需求较大或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时,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全部或部分抽出与热网换热器进行换热,以满足用户热需求;
此时,由于凝汽器中换热量较小或被完全切除,间接空冷系统处的循环水热流较小,散热器前后密度差减小甚至不复存在,难以提供足够的浮升力以抬升烟气;
配合烟气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烟气回落时,加大轴流风机转速,以保证冷却系统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3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吹炉风口清理机构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蒸压釜蒸汽高效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