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到位自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4287.8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029;H04W64/00;H04L29/12;H04W4/14;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金普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到位信息 基站 管理服务器 到位状态 发送终端 人员操作 终端用户 自动识别 自动化 查询 检测 响应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到位自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基站;其中,到位自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本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时,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在确认终端为第一终端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终端的到位信息;到位信息用于指示管理服务器响应到位状态查询或通知到位状态;到位信息包括终端的到位时间。本发明能够自动化到位信息确认和管理,及时了解第一终端用户的到位情况,并且具备自动识别的能力,可以摆脱需要人员操作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到位自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基站。
背景技术
学生的安全,历来是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点。在家或学校里,由于学生位于监护范围内,安全措施一般容易得到落实;但是,离开家或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就成了家长和学校所担忧的问题了,这块也是目前最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地方。家庭和学校都有相同的迫切需求:学生是否按时到校,按时到家。目前,一般可通过学生佩带的终端设备获知学生的到位信息;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到位信息确认方式,无法摆脱人员操作的依赖,不具有自识别能力且时效性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时效性高的到位自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基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到位自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本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时,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
在确认终端为第一终端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终端的到位信息;到位信息用于指示管理服务器响应到位状态查询或通知到位状态;到位信息包括终端的到位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本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时,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的RRC接入请求时,确认与终端建立RRC连接,并根据RRC接入请求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RRC接入请求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的步骤包括:
在RRC接入请求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时,根据标识信息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
以及
在RRC接入请求未携带终端的标识信息时,向终端发送身份请求;
接收终端基于身份请求反馈的身份响应消息,并根据身份响应消息携带的标识信息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在接收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通知到位状态指令时,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
若根据IP地址确认第二终端位于本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向第二终端发送到位状态通知短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通知到位状态指令时,获取第二终端的IP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若根据IP地址确认第二终端位于本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向宏基站发送到位状态通知短信;到位状态通知短信的目的终端为第二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识信息为IMSI或IMEI;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穿戴设备;管理服务器为部署于云平台的服务器或部署于以太网的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到位自识别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本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时,确认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4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