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4028.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克希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接 线束 接线端子 汽车线束 氧处理 对接线端子 汽车用线束 冲压设备 电子拉力 防腐处理 高温烘干 工艺步骤 接点阻抗 微量调整 测试仪 粗调杆 电压降 微调杆 限位槽 冲压 电镀 对线 开线 模具 测试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使用冲压设备将接线端子与汽车用线束本体压接在一起,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将开线后的线束去氧处理,去氧处理后进行高温烘干;首先使用粗调杆对整体压接高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微调杆对压接高度进行微量调整;将线束放到模具限位槽里,开启冲压开关进行压接,压接后的线束和段子采用电镀防腐处理;使用电子拉力测试仪对线束本体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拉力进行测试,对接线端子的金相、电压降、接点阻抗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用于给安置于汽车上的空调供电及传输控制信号的一种专用线束。传统汽车线束的两端和与其连接的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较为松散,无法达到密实效果,不仅使得线束本身的阻抗较高,而且还会导致接驳接线端子后的阻抗增大。而汽车线束由于安装空间较狭窄,线束的线径一般都较小,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接线端子处的阻抗,无疑使得空调工作时的整体损耗上升,导致汽车的耗电量上升,使线束的负担增大。狭窄的安置空间不利于散热,线束的工作条件较差,如果线材阻抗增加,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不仅给空调设备和线束的使用寿命带来负面效果,也给汽车的整体运行制造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使用冲压设备将接线端子与汽车用线束本体压接在一起,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开线后的线束去氧处理,去氧处理后进行高温烘干;
(2)首先使用粗调杆对整体压接高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微调杆对压接高度进行微量调整;
(3)将线束放到模具限位槽里,开启冲压开关进行压接,压接后的线束和段子采用电镀防腐处理;
(4)使用电子拉力测试仪对线束本体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拉力进行测试,对接线端子的金相、电压降、接点阻抗进行检测。
所述线束包括呈束状排列的至少七根线芯和包裹其外的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采用PE或PVC制成的外护套层。
所述去氧处理采用醋酸溶液浇淋方式,所述醋酸溶液PH3-5之间。
所述高温烘千采用高温灯烘干,所述高温灯的温度在110C-17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线束本体两端的致密线束结构与接线端子压接后形成的致密连接结构,
使得线芯之间的排列更紧密,减少了线芯之间的间隔空隙,既增加了线芯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流传输能力,降低了阻抗,
又减少了某些场合下需要充埋的填充层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精简了生产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汽车线束的压接工艺,使用冲压设备将接线端子与汽车用线束本体压接在一起,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开线后的线束去氧处理,去氧处理后进行高温烘干;
(2)首先使用粗调杆对整体压接高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微调杆对压接高度进行微量调整;
(3)将线束放到模具限位槽里,开启冲压开关进行压接,压接后的线束和段子采用电镀防腐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克希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比克希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4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接头自动焊接机
- 下一篇:自动压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