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3418.2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雷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2;B32B27/06;B32B17/10;B32B17/02;B32B33/00;B29C48/18;B29C6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复合层 铺设 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制备工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复合处理 厚度检测 熔融成型 无溶剂 树脂 收卷 制备 储存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包括热塑性树脂、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一玻璃纤维、第二玻璃纤维,所述第二复合层的两侧分别铺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和第二玻璃纤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的外侧铺设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的外侧铺设有第三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的外侧均铺设有热塑性树脂;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原料;步骤二,熔融成型;步骤三,复合处理;步骤四,厚度检测;步骤五,收卷储存;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树脂、聚丙烯和玻璃纤维,本发明,通过在复合材料中添加玻璃纤维,能够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结构强度,同时制备方便,无溶剂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以各种纤维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复合材料;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其产量欧美等国占据28%,而我国仅占4%;热塑性复合材料主要可用于汽车制造、机电工业、化工防腐和建筑工程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简陋,功能单一,在使用时,结构强度差,容易发生破损;而且在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添加溶剂,在导致制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污染性物质,不仅对生产人员造成危害,而且也会破坏环境,因此,设计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第三复合层、第一玻璃纤维和第二玻璃纤维,所述第二复合层的两侧分别铺设有第一玻璃纤维和第二玻璃纤维,所述第一玻璃纤维的外侧铺设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的外侧铺设有第三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的外侧均铺设有热塑性树脂。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原料;步骤二,熔融成型;步骤三,复合处理;步骤四,厚度检测;步骤五,收卷储存;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树脂、聚丙烯和玻璃纤维,将树脂和聚丙烯通过振动筛,筛选出体积不合适的原料,同时,也能够将物料中的杂质去除,将树脂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树脂,再将聚丙烯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状聚丙烯;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得到的树脂颗粒加热熔融,倒入单螺杆挤出机,得到热塑性树脂,将颗粒状聚丙烯加热熔融,分成等量三份,分别倒入单螺杆挤出机,制成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将玻璃纤维分成等量两份,制成第一玻璃纤维和第二玻璃纤维;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将第一玻璃纤维和第二玻璃纤维放置在第二复合层的两侧,将第二复合层的夹层结构经热压滚筒和冷却定型滚筒进行复合,压制,得到初步制品;再将第一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分别置于初步制品的两侧,使得第二复合层与第一玻璃纤维接触,第三复合层和第二玻璃纤维接触,再将初步制品的夹层结构经热压辊和冷却定型辊进行复合,压制,得到二次制品;将步骤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涂覆在二次制品的两侧,将二次制品的夹层结构经热压辊和冷却定型辊共同进行复合,压制,得到成品;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将步骤三得到的成品进行厚度的检测,及时发现成品厚度尺寸的控制误差,再根据工艺要求随时调整压力滚筒和冷却滚筒的间隙,同时,厚度不合格的成品进行回制;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合格的成品进行收卷包装,并做好物料标记,送入仓库储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复合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三复合层均为聚丙烯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造粒机造粒的温度控制在150-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3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温度调节的散射节能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