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1946.4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赵晓兰;潘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H9/18;F24H9/20;B60P3/2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源热泵 高纯氨 抽送 缓冲水箱 加热盘管 加热系统 循环水池 加热 管线连接 进口管线 废热 进口 出口 出口管线 出口连接 缓冲管线 加热效率 能量消耗 液体能量 有效减少 余热回收 池出口 乙二醇 原有的 媒介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方法,包括循环水池、水源热泵、缓冲水箱、抽送泵和设置在高纯氨槽车内的加热盘管,所述抽送泵的出口与高纯氨槽车内的加热盘管的入口通过槽车进口管线连接,水源热泵的进口一通过槽车出口管线与加热盘管的出口连接,水源热泵的出口一与缓冲水箱通过缓冲管线连接,缓冲水箱与抽送泵的进口通过抽送管线连接,循环水池与水源热泵的出口二通过池进口管线连接,循环水池与水源热泵的进口二通过池出口管线连接。本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采用水源热泵作为媒介,利用废热液体,将废热液体能量转移至槽车内,实现余热回收、有效提高槽车加热效率,相比原有的乙二醇加热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方法,属于高纯氨槽车处理及供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级高纯氨大多采用槽车输送及供气,供气过程需要槽车内高纯液氨持续气化供气。高纯氨持续气化供气,就需要给槽车内液氨持续加温升压,其加温升压的方式多采用乙二醇电加热。
随着用户端技术的发展,高纯氨的供气量随之增加,乙二醇电加热由原来的单侧小功率加热到现在的两侧双加热以及大功率加热,过程所需的能耗逐渐增加,安全风险也逐渐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热效率高、低能耗且低风险的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方法。本发明采用水源热泵作为媒介,利用厂区废热/厂区水源液体排入到循环水池,将产生的热能转移至槽车内使用,实现余热回收、有效提高槽车加热效率,相比原有的乙二醇加热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加热过程低风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纯氨槽车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水池、水源热泵、缓冲水箱、抽送泵和设置在高纯氨槽车内的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泵的出口与高纯氨槽车内的加热盘管的入口通过槽车进口管线连接,水源热泵的进口一通过槽车出口管线与加热盘管的出口连接,水源热泵的出口一与缓冲水箱通过缓冲管线连接,缓冲水箱与抽送泵的进口通过抽送管线连接,循环水池与水源热泵的出口二通过池进口管线连接,循环水池与水源热泵的进口二通过池出口管线连接。
缓冲水箱用于稳定供水,循环水池内的液体通过水源热泵,水源热泵将循环水池内的热量吸收,抽送泵将吸收热量的热水抽送到高纯氨槽车内的加热盘管中,使得槽车内的高纯氨液体升温气化,实现高纯氨槽车稳定供气。
进一步的,循环水池的出口管线上设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车加热盘管进口管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和气动阀一。温度传感器一用于观察抽送泵送出的液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车出口管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和气动阀二。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管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三和气动阀三,温度传感器三和气动阀三联锁。设置气动阀三与温度传感器三联锁,控制加热过程温度,实现稳定加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水箱设有温度传感器四。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水箱外套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槽车上设有检测槽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五,温度传感器五与气动阀一通过信号线联锁。抽送泵的出口的气动阀一和槽车温度联锁,气动阀一会随槽车内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保持槽车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一种高纯氨槽车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确认循环水池与水源热泵工艺管线,打开循环泵至水源热泵相关阀门,启动循环泵,确认水源热泵进口温度;
S2:确认槽车出口管线上的气动阀二处于打开状态;
S3:确认缓冲管线上的气动阀三处于打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1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