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9916.X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执刚;龚剑洪;魏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1/02 | 分类号: | C10G51/02;C10G11/04;C10G11/02;C07C11/06;C07C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郑永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丙烯 辛烷值 汽油 催化 裂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预热的优质重油从第一快速流化床的下部引入第一快速流化床中与第一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并由下至上进行第一催化裂解反应,得到第一反应产物和第一待生催化剂;将预热的劣质重油从第二快速流化床的底部引入第二快速流化床中与第二催化裂解催化剂接触并由下至上进行第二催化裂解反应,得到第二反应产物和第二待生催化剂;将所得第一反应产物和第二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得到干气、液化气、裂解汽油、裂解柴油和裂解重油。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进行催化裂解的焦炭和干气产率低,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产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2016年我国丙烯的当量消费量为3380万吨,当量自给率为75.2%。预计到2020年,我国丙烯的当量消费量将达到3900万吨,其产能缺口还存在一定的空间。目前,世界上61%的丙烯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4%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汽油、柴油的副产品,其中,蒸汽裂解以石脑油等轻质油为原料通过热裂解生产乙烯和丙烯,随着蒸汽裂解原料的轻质化,蒸汽裂解装置产出的丙烯量趋于减少,作为丙烯生产第二大来源的催化裂解装置,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的加剧,从重质油中生产丙烯的技术优势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受环保法规要求和汽车行业对燃料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的推动,近年来全球车用汽油质量提升十分迅速,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也明显加快。目前,在我国催化裂化汽油的量约占汽油池总量的70%左右,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对汽油池总体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RON最高为90~92,平均为89~90,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汽油质量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汽油辛烷值,实现汽油升级换代是大势所趋。另外,在汽油清洁化过程中,一些措施如控制汽油烯烃含量、脱硫,都导致辛烷值不同程度地损失,辛烷值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综上所述,开发生产丙烯同时生产优质燃料油如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以满足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油生产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专利CN 200810246522.4公开一种制取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催化转化方法,不同裂化性能的原料油进入第一提升管反应器的不同反应器与催化转化催化剂接触进行裂化反应,产物中可裂化组分再送入第二提升管反应器内反应,该方法丙烯和汽油产率明显地增加,汽油辛烷值明显地改善。
中国专利CN101724430A提出将劣质原料油依次注入催化转化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与催化转化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丙烯、汽油、催化蜡油及其它产品,其中,催化蜡油进入芳烃抽提装置,分离得到抽出油和抽余油;抽余油循环至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或/和其它催化转化装置进一步反应得到目的产物丙烯和汽油。
中国专利CN98101765.7公开了一种从重质油同时制取低碳烯烃和高芳烃汽油的方法,是使重质石油烃和水蒸汽在由提升管和密相流化床组成的复合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转化反应,达到提高低碳烯烃特别是丙烯的产率,同时使汽油中的芳烃含量增加到80重%左右。
中国专利CN01119807.9公开了一种重质石油烃催化转化增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是使烃油原料,也是在提升管或流化床反应器中与含有五元环高硅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乙烯和丙烯产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催化剂的水热失活。
从现有技术来看,烃类催化转化生产丙烯和燃料油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于重质油催化裂化,以及组合工艺技术开发。催化裂化反应器仍然采用提升管或提升管串联密相床层反应器的技术。由于重质油馏程范围较宽,烃类分子较大,产物结构纷繁复杂,劣质重油丙烯产率低,为了提高丙烯收率,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造成在增加丙烯产率情况下,干气和焦炭产率大幅度增加。为了高效利用劣质重油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和优质燃料油的需求,有必要开发一种将劣质重油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转化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