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9664.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陶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时间 确定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设置当前显示页面的背景色和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构成的图案以第一设定频率进行显示状态与消失状态的切换;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拖尾时间,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测量频率为第二设定频率。从量化的角度对拖尾时间进行衡量,一致性和可复现性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在显示活动图像时,通常会出现拖尾现象。活动图像的拖尾现象一般是指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图像在其后面留下残影,使边界变的模糊的现象。残影的程度是拖尾程度最直接的量度,它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显示设备自身的特性有关,且具有时间量纲,该比例系数称为拖尾时间。
现有技术中存在可以通过单品主观判断或对比机主观判断来实现对拖尾时间的确定,还可以通过引入拖尾时间测试卡及其播发设备实现对趋亮拖尾时间和趋暗拖尾时间分别进行确定。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主观判断容易造成判断结果因人而异;引入拖尾时间测试卡及其播发设备的方法还需要对测试卡的专门设计,该方法不具备普遍性,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从量化的角度对拖尾时间进行衡量,一致性和可复现性高,稳定性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置当前显示页面的背景色和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构成的图案以第一设定频率进行显示状态与消失状态的切换;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拖尾时间,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测量频率为第二设定频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当前显示页面的背景色和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构成的图案以第一设定频率进行显示状态与消失状态的切换;
拖尾时间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拖尾时间,其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测量频率为第二设定频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设置当前显示页面的背景色和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然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拖尾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前景色构成的图案以第一设定频率进行显示状态与消失状态的切换,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测量频率为第二设定频率。从量化的角度对拖尾时间进行衡量,一致性和可复现性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适用的一种显示设备与亮度测试仪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适用的一种黑色图案动态显示过程的状态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显示设备拖尾时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显示屏逐点校正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