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式自动连接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268.6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峻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5600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自动 连接 充电 装置 电动汽车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飞行式自动连接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充电桩和飞行式充电接头,飞行式充电接头包括飞行器,飞行器的相对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正极板和负极板,充电桩内设有供飞行器驶入的供电接口,供电接口内设有分别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对应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通过电源线与充电桩内部的供电电源相连;
所述供电接口内还设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正极螺线管、正极复位弹簧、负极螺线管和负极复位弹簧;正极螺线管和负极螺线管分别设于供电接口的两侧,正极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正极螺线管上,正极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正极触头连接,负极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负极螺线管上,负极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触头连接;
所述飞行器的外壳为与所述供电接口适配的形状,飞行器的前侧面上设有前光电传感器和前红外线测距传感器,飞行器的底面上设有下红外线测距传感器,飞行器内集成有ECU控制模块,前光电传感器、前红外线测距传感器以及下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均与ECU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该充电装置还包括飞行器收纳盒,飞行器收纳盒内设有所述的夹紧组件,飞行器收纳盒的后侧壁处设有电动卷线器和发光二极管,电动卷线器上缠绕有充电连接线,充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相连;
所述飞行式充电接头能够按照预定轨迹飞行至充电桩的供电接口外;
当需要充电时,电动卷线器工作释放充电连接线,充电连接线具有一定硬度,在充电连接线的作用下,飞行器被向外推出,同时下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开始工作;当飞行器在飞行器收纳盒内时,默认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为零,当下红外线测距传感器的测试数据不为零时,则飞行器有大部分机身位于飞行器收纳盒外,此时控制飞行器的桨叶开始工作,保持飞行器处于悬停状态,充电连接线继续释放推动飞行器向外运动直至飞行器完全脱离飞行器收纳盒,此时飞行器保持悬停于飞行器收纳盒外,然后完全释放充电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式自动连接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的后侧壁上设有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式自动连接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内集成有充电桩控制模块,充电桩控制模块与所述ECU控制模块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式自动连接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的侧面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5.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车身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的飞行器收纳盒,飞行器收纳盒内设有所述的飞行式充电接头。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汽车正常驶入停车位后,检测汽车内蓄电池的蓄电量,若蓄电量低于预定值,则进入下一步;
S2、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零,则进入下一步;
S3、释放飞行式充电接头;
S4、控制飞行式充电接头按照预定轨迹飞行至充电桩的供电接口外;
S5、引导飞行式充电接头进入供电接口内;
S6、夹紧飞行式充电接头使其与充电桩内的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接触导通,对汽车内蓄电池进行充电;
S7、当充满电或是接收到飞回的控制命令时,控制飞行式充电接头飞回至所述飞行器收纳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峻,未经孙国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2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