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救援用安全逃生缓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383.6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虞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苏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绳 安全带 支座杆 缓冲轮 连接带 固定片 高层建筑救援 安全逃生 固定支座 缓降器 底端 吊孔 挂环 滚轮 穿过 安全性能 紧固螺丝 吊钩 连接环 连接片 障碍物 磕碰 缓降 肢体 建筑物 安全 贯穿 改进 | ||
一种高层建筑救援用安全逃生缓降器,包括有固定支座、第一支座杆、第二支座杆、缓冲轮、安全挂环、吊绳、吊绳滚轮、安全带,固定支座上下端设有固定片,第一支座杆一端贯穿于两片固定片之间,并通过固定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第一支座杆与第二支座杆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第二支座杆与缓冲轮通过安全挂环穿过支座吊孔、缓冲轮吊孔连接,安全带包括顶端安全带、底端安全带、一侧端连接带、另一侧端连接带和底端连接带,顶端安全带一侧固定连接有吊绳连接带,吊绳穿过缓冲轮内,吊绳一端绑于连接环上,吊绳另一端绕在吊绳滚轮。本发明改进安全带、吊钩形式,适用于肢体不健全的残疾人,避免被困人员缓降过程磕碰建筑物外的障碍物,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逃生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救援用安全逃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述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已有数据显示,我国一些发达城市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已经呈现加速上升态势。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如何应急逃生,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为了改变目前的被动状况,一些厂家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救援逃生技术研究,近年来相继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进展,逃生缓降器就是其中一种。逃生缓降器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是一种可使人沿(随)绳(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现市场上有多种逃生缓降器类型,但具有如下缺陷:(1)难以适用病残者,大多数安全带形式为,包裹于腋下或大腿上,不适用于肢体不健全者使用,安全系数低。(2)固定装置为一只吊钩,吊钩固定在室内墙上,吊绳系在吊钩上,无法调动吊钩与吊绳的下吊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救援用安全逃生缓降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层建筑救援用安全逃生缓降器,包括有固定支座、第一支座杆、第二支座杆、缓冲轮、安全挂环、吊绳、吊绳滚轮、安全带,所述固定支座为长方形薄板结构,所述固定支座四周设有固定支座孔,所述固定支座上下两端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数量为两片,两片所述固定片平行垂直固定连接于固定支座上,两片所述固定片之间形成的间距与第一支座杆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一支座杆、第二支座杆均呈长方体结构,宽度与厚度一致,所述第一支座杆一端贯穿于两片固定片之间,并通过固定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杆另一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呈“C”形凹槽结构,所述连接片凹槽宽度与第一支座杆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一支座杆一端伸入连接片一端,所述第一支座杆与连接片通过第一支座杆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座杆一端伸入连接片另一端,所述第二支座杆与连接片通过第二支座杆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座杆与第二支座杆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座杆另一端设有支座吊孔,所述缓冲轮顶端设有缓冲轮固定片,所述缓冲轮固定片上设有缓冲轮吊孔,所述第二支座杆与缓冲轮通过安全挂环穿过支座吊孔、缓冲轮吊孔连接,所述安全带包括顶端安全带、底端安全带、一侧端连接带、另一侧端连接带和底端连接带,所述顶端安全带一端设有顶端安全带日字扣,所述顶端安全带通过顶端安全带日字扣收紧连接,呈环状结构,所述底端安全带一端设有底端安全带日字扣,所述底端安全带通过底端安全带日字扣收紧连接,呈环状结构,所述一侧端连接带中间设有插扣,所述一侧端连接带顶端固定连接于顶端安全带,一侧端连接带底端固定连接于底端安全带,所述另一侧端连接带顶端固定连接于顶端安全带,另一侧端连接带底端固定连接于底端安全带,所述底端连接带顶端连接于底端安全带底部两侧,所述顶端安全带一侧固定连接有吊绳连接带,所述吊绳连接带一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呈“口”字形结构,所述吊绳穿过缓冲轮内,吊绳一端绑于连接环上,所述吊绳另一端绕在吊绳滚轮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绳采用航空钢丝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座杆和第二支座杆安装角度α=9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苏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苏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层火灾自救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