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4086.1 | 申请日: | 201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谭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诗涵 |
主分类号: | G06Q20/12 | 分类号: | G06Q20/12;G06Q20/16;G06Q20/32;G16H80/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远程视频 救助 服务器 金融支付系统 救护 处理单元 患者装置 人员装置 医生指导 防误报 误报 视频 按压 惯性测量单元 服务器通讯 按压频率 发放装置 患者手机 胸外按压 远程指导 转换装置 按压点 小程序 移位 上传 手机 下压 胸廓 登录 回复 放松 | ||
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包括十一一急救微信小程序、患者装置、旁观救助者装置、专业救护人员装置、远程视频辅助急救服务器。患者装置包括患者手机和患者程序,用于与远程视频辅助急救服务器通讯,上传通过惯性测量单元获得的胸外按压时的按压频率、下压深度、胸廓是否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按压点移位这5个参数;从远程视频辅助急救服务器取得本次登录的4位编号。旁观救助者装置可放置在鞋子中,包括旁观救助者手机和旁观救助者程序。专业救护人员装置用于使专业救护人员远程指导急救。远程视频辅助急救服务器包括误报处理单元,误报处理单元包括红包发放装置和治疗费转换装置。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动作感知、人机交互装置、健康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报微信视频医生指导急救的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1个人猝死,复苏成功率1%。
北京的救护车平均15分钟到现场,猝死的话根本就等不及,只能靠病人周围的人。中老年人猝死的病因主要是心梗,年轻人20岁左右或者20岁以下的往往都是急性心肌炎。猝死数量之多引起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引起了全社会深度的思考,引发了对社会急救力量到底如何的责问。
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西雅图地区复苏成功率就高达43%。那么一直到现在,美国某一个城市在某一年最高的抢救成功率达到 67%。当然它不是平均持续的,就是那一年那一个地方高达67%。
反观中国,中国每年54.4万人猝死,全世界绝对数量第一,每天平均猝死1500人,每分钟有一个人猝死,复苏成功率不到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此前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这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报告,报告里提到,包括猝死在内的急症有70%发生在家庭,25%发生在其它场合,仅有5%发生在医院。也就是说,只有这5%才有机会得到及时的救护。
当发生了心脏骤停后,如果一直没有得到及时救护,心跳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6分钟,人的脑组织将受到永久性损害。即使再救过来,可能也有后遗症,最严重的后遗症就是植物人。植物人实际也是一种死亡状态(社会性死亡),除了心跳、呼吸,别的什么都没有,没有高级生命活动。比较轻的后遗症就是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介于二者之间,各种情况就更多了。
那么如果心跳停止的时间超过了10分钟,那就是脑死亡了,失去了任何抢救的可能性。所以要争分夺秒,急救医学里的最高原则之一就是争分夺秒。尤其在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时,最能体现争分夺秒的重要性,时间就是生命。
当有人突然倒地,马上判断是不是心脏骤停,通过下面4项判断。
第一,检查他的意识是不是清楚。你可以问他,“醒醒,怎么了”。如果意识清楚,这人肯定是活人;如果意识丧失了,也不一定是死了,得看他有没有呼吸。如果他的胸部有起伏,肯定是有呼吸,这人也不是死人,他就是昏迷;如果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了,那肯定就是心跳停了。
马上第二步,呼救,马上拨打120热线电话,并进行急救。那如果现场只有你一个人的话,打开手机的免提,一边做按压一边打电话。
第三步,按压。按压的位置在人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中间,把手掌根部放在这里,另一只手重叠,重叠食指交叉,然后两臂基本垂直,用上半身的体重向下按压。可以不做人工呼吸,只做按压,一直压到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拿来,或者一直压到救护车来到现场。按压的次数大概在100-120次/分钟。
第四步,除颤。等 AED 拿过来之后,开机后完全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按要求把电极片贴在病人身上,它会自动分析是什么情况,如果需要的话会自动充电和自动除颤。如果一分钟内完成除颤,那么病人抢救成功率是90%,两分钟内完成除颤,抢救成功率是80%。以此类推,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诗涵,未经谭诗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