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siRNA序列、载体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2168.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成;黄飞榕;钱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64;A61K31/71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细胞凋亡 卵巢癌细胞 杀伤效应 下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siRNA序列、载体及其用途。所述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和或SEQ ID NO:3和4所示。其具有有效的下调c‑FLIPL或MADD表达,增强TRAIL诱导的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siRNA序列、载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病隐匿,缺乏普查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另外由于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卵巢癌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因而急需寻找治疗卵巢癌药物开发的新靶点,进行更有效的治疗药物的筛选和开发。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是很强的细胞凋亡诱导剂,可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目前在美国已完成2期临床研究,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抗肿瘤药物。但是卵巢癌细胞,尤其是上皮细胞型卵巢癌细胞(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s,约占卵巢癌患者的90%)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产生抵抗作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Song,Chang et al.2014)。卵巢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抵抗机理复杂,其中MADD和c-FLIPL的高表达,是卵巢癌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产生抵抗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MADD或c-FLIPL可分别阻止FADD与DRs的结合以及pre-caspase-8与FADD的结合,从而抑制TRAIL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而序列特异的siRNA分别下调MADD和c-FLIPL表达可明显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Clarke and Tyler 2007,El-Gazzar,Wittinger et al.2010,Li,Jayaram et al.2011)。由于MADD和c-FLIPL分别位于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的不同环节,因而同时抑制MADD和c-FLIPL的表达有望激活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可能达到治疗卵巢癌的目的。
siRNA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有很多优点:如用量少,特异性强,可以联合使用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血液稳定性差,清除快,半衰期短,不易进入细胞等。因而必须借助特定的载体,才能特异、有效地导入病灶部位,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临床试验中常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介导siRNA,将其高效的导入体内。目前使用的最安全的病毒载体主要是腺相关病毒(AAV)(Tomar,Matta et al.2003)。临床前研究表明,AAV-shRNA可有效的治愈异种移植的小鼠前列腺癌(Sun,Tang et al.2010)。利用病毒为载体进行疾病治疗,最大的担忧在于其安全性,但是根据美国FDA报道的近70项以AAV为载体的I期或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尚未发现因其安全性而终止实验的例子(Bowles,McPhee et al.2012)。表明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进行药物开发是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siRNA序列及其靶向递送方法。其具有有效的下调c-FLIPL或MADD表达,增强TRAIL诱导的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siRNA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和或SEQ ID NO:3和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所述的序列。
进一步,所述重组载体为含有上述所述的序列的AAV重组载体。
进一步所述siRNA序列与所述重组载体具有有效的下调c-FLIPL或MADD表达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2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