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1799.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芳;张恺恺;陈段芬;邱德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阴网 插穗 穴盘 东北红豆杉 扦插育苗 浇透水 定植 基质 加盖 挖穴 去除 成活率 马蹄形斜面 育苗成活率 深耕 农业种植 叶面喷水 愈伤组织 打孔 塑料棚 下剪口 小喷壶 保湿 插床 搭设 拱棚 基肥 剪口 平口 扦插 小土 压实 幼苗 增温 做畦 移栽 浸泡 浇水 生根 土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它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步骤为:选择插穗,上剪口为平口,下剪口为马蹄形斜面,将插穗在ABT1中浸泡,在穴盘中打孔,然后将插穗插入穴盘中,压实基质,浇透水,并在插床上搭设塑料棚增温保湿,加盖遮阴网,扦插后初期用小喷壶实施叶面喷水并浇水,至产生愈伤组织,大量生根后去除拱棚,并逐步去除遮阴网;移栽定植,将土地进行深耕细翻,施入基肥,并做畦打垄,然后用小土铲挖穴,将穴盘中的幼苗连同基质一起置于穴内,挖穴定植,栽后及时浇透水,并加盖遮阴网。本发明简便易行,育苗成活率高,适用性广,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危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珍稀濒危植物,1999年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近年来科学家从红豆杉的皮中能够提取出抗癌药物紫杉醇,从而使得红豆杉变得更加举世瞩目。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极其稀少,且生长缓慢,因此,扦插成为东北红豆杉人工繁殖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红豆杉扦插繁殖存在生活率低等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069096.1公开的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主要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来实施,该方法要求具备无菌操作室以及光照培养室,不太适用于普通农户,并且组培苗较为细弱,移栽初期对于栽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不利于东北红豆杉快速成苗。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有序的扦插方法及其移栽后培育方法对于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成活率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简便易行,育苗成活率高,适用性广,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其步骤为:
(1)插穗选择:
扦插的时间为7-10月,选取1-2年生颜色为绿色的健壮、无病虫害,无污染、无损害植株枝条,直径为0.2-0.5cm,长度为10-15cm的枝段为插穗,上剪口为平口,下剪口为马蹄形斜面,距芽点0.5-1.5cm,50支为一捆,并将插穗在100-500μmol/L ABT1中浸泡0.5-4小时;
(2)扦插育苗:
采用小木棒在装有经多菌灵杀菌的基质(草炭土:珍珠岩=4:1)、深度为10cm穴盘中打孔,然后将步骤(1)中的插穗插入穴盘中,扦插深度为3-4cm,随即压实周边基质,浇一次透水,并在插床上搭设弓形塑料棚增温保湿,并加盖一层遮阴网进行遮阴;气温较高时,注意将塑料拱棚通风;扦插后初期用小喷壶实施叶面喷水,并适当浇水,保持基质湿润,直至产生愈伤组织;大量生根后,去除塑料拱棚,并逐步去除遮阴网,浇水保持见干见湿的原则,一周左右浇水一次;
(3)移栽定植:
次年3-4月(苗木萌动前)准备移栽定植,将土地进行深耕细翻,施入基肥,并做畦打垄,垄宽40cm左右,高度15cm左右,然后用小土铲挖穴,深度10-12cm,将穴盘中的幼苗连同基质一起置于穴内,按照株行距20cm×30cm挖穴定植,栽后及时浇透水,并加盖遮阴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法广泛适用于普通农户,简单易行,且对于栽培环境要求较低,利于东北红豆杉快速成苗,育苗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其步骤为:
(1)插穗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杜鹃树桩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性系茶园快速建园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