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OSA组件的校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1268.3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7/11;H04B17/21;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张冉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osa 组件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OSA组件的校准方法及系统,校准方法包括:获取若干BOSA组件的历史检测数据;将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历史偏置电流、历史输出消光比作为输入,历史调制电流作为输出,建立调制电流预测模型;获取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第一平均输出光功率、第一偏置电流、第一输出消光比;将第一平均输出光功率、第一偏置电流和第一输出消光比输入调制电流预测模型,获取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调制电流预测值。本发明实现了待检测的BOSA组件输出目标消光比,避免了BOSA组件性能参数的预测值和目标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提升了生产效率;能够实时更新模型参数,进一步减小了校准误差,提高了校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OSA(Bidirectional OpticalSub-Assemblies,光收发模块接口组件)组件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领域的BOSA进行产品检测的校准时(特别是针对光网络终端的发送光的校准),为了达到预期的参数指标(如平均光功率、消光比等),大多数是首先设置预测值,然后按照步进逐步逼近目标值的方式进行参数校准。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首先设置高中低三个预测值,然后根据实际的输出情况拟合出一次曲线,再根据拟合出的曲线计算达到目标值所需要的配置值,最终按照较小步进逐步调整至目前值,一般会出现需要进行多次尝试和微调的情况,因此存在校准效率较低的问题。另外,在采用上述的校准方法外,还需要考虑由于BOSA组件本身的非线性及光器件的批次差异,而导致不同BOSA组件性能参数的预测值与目标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通过拟合曲线的方式对BOSA组件进行校准,存在需要多次尝试和微调,校准效率较低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SA组件的校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BOSA组件的校准方法,所述校准方法包括:
S1、获取若干BOSA组件的历史检测数据;
其中,所述历史检测数据包括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历史偏置电流、历史输出消光比和历史调制电流;
S2、将所述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所述历史偏置电流、所述历史输出消光比作为输入,所述历史调制电流作为输出,建立调制电流预测模型;
其中,所述调制电流预测模型用于获取调制电流预测值;
S3、获取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第一平均输出光功率、第一偏置电流、第一输出消光比;
S4、将所述第一平均输出光功率、所述第一偏置电流和所述第一输出消光比输入所述调制电流预测模型,获取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所述调制电流预测值。
较佳地,步骤S3还包括:
获取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调制电流实际值;
步骤S4之后还包括:
S5、计算所述调制电流实际值与所述调制电流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待检测的BOSA组件的调制电流实际值,直至达到所述调制电流预测值。
较佳地,步骤S2包括:
将所述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所述历史偏置电流、所述历史输出消光比作为输入,所述历史调制电流作为输出,采用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所述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所述历史偏置电流、所述历史输出消光比分别对应的模型参数,得到所述调制电流预测模型。
较佳地,步骤S2之后、步骤S3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平均输出光功率、所述历史偏置电流、所述历史输出消光比分别对应的所述模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1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通道光模块的信号丢失检测电路及装置
- 下一篇:高精度光接收器灵敏度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