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枪式椎间孔减压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8307.4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银和平;黄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主功能 椎间孔 枪式 活动手柄 容纳腔 断骨 切刃 操作完成 辅助功能 杠杆原理 固定手柄 手术过程 手术器械 手术效率 相对滑动 一体成型 功能件 滑动部 减压区 力传递 施加力 骨性 钳身 适配 通孔 握持 借用 驱动 自由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枪式椎间孔减压钳,其包括钳身主体,其由主功能件以及沿其尾部下延的固定手柄构成,两者一体成型;辅助功能件在活动手柄的驱动下,且借助滑动部可相对于主功能件自由地相对滑动;在辅功能件的端部设置咬切件,且在其上设置有通孔,以形成咬切刃及断骨容纳腔,相应地,在主功能件的端部设置有与咬切件相适配的咬切平台。这样一来,枪式椎间孔减压钳的活动手柄借助杠杆原理将力传递至咬切刃,大大降低了握持施加力。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可方便、快捷地确定骨性责任目标减压区,提高手术效率,且当切骨操作完成后,可以借用咬切件上设置的断骨容纳腔及时地进行清理,从而减少了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枪式椎间孔减压钳。
背景技术
脊柱退变性疾病是脊柱患疾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常见的种类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滑脱,上述疾病均可能造成硬膜或神经受压迫,因此,需要进行椎板的切除减压手术。椎间孔减压钳主要应用于脊柱手术中,通过去除椎板,暴露出脊髓神经。现有椎间孔减压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如手术精度差,存在尺寸偏差,极易伤及椎弓根甚至神经,以及切骨劳动强度高,操作人员需施加的力矩较大,容易导致手部疲劳等。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精度高、可操控性好,其结构设计简单,造价低廉的枪式椎间孔减压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枪式椎间孔减压钳,其包括:
钳身主体,其由主功能件以及沿其尾部下延的固定手柄构成,两者一体成型;
辅功能件,其设置于主功能件的正上方;辅助功能件在活动手柄的驱动下,且借助滑动部相对于主功能件可自由地相对滑动;
在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之间设置有弹性部;
在主功能件和固定手柄的过渡区域开设有穿越孔,以供活动手柄穿过;活动手柄与钳身主体以及辅助功能件均通过铰轴相连接;
在辅功能件的端部设置咬切件,且在其上设置有通孔,以形成咬切刃及断骨容纳腔,相应地,在主功能件的端部设置有与咬切件相适配的咬切平台。
采用上述结构后,枪式椎间孔减压钳的结构极其简单,且活动手柄借助杠杆原理将力传递至咬切刃,大大降低了握持施加力。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可方便、快捷地确定骨性责任目标减压区,提高手术效率,且当切骨操作完成后,可以借用咬切件上设置的断骨容纳腔及时地进行清理,无须额外借助其他工具,从而减少了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进而降低了医疗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咬切平台与主动能件之间设置有弧状过渡部。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椎弓根及神经的伤害,降低手术风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咬切件呈倾斜状设置,倾斜角度35~45°,且其咬切刃高出辅功能件4~8mm。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从而在手术过程中更加容易咬切关节突及椎板,提高手术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咬切件与咬切平台之间的咬切行程不小于18mm,即当活动手柄相对于固定手柄处于极限位置时,咬切件与咬切平台之间形成的最大距离。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以便该枪式椎间孔减压钳适用于增生组织肥大的场景,提高其适用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弹性部包括弹性片,其固定于固定手柄及活动手柄上;弹性片设置为一体式或分体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固定手柄及活动手柄上的手持部分均设置有防滑条纹。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可有效地防止手术过程该枪式椎间孔减压钳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其操控性,提高手术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