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7597.0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明;陈力群;许贻东;张佩华;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6;D04B1/18;D06B21/00;D06C27/00;D06C1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效应 保暖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79.4%:12.3%:8.3%。本发明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绒毛状横条凸显,触感柔软,织物轻薄保暖,且由单面编织形成织物两面不同的外观风格效应,染色后能直接形成双色效应,制作工艺简单,适于春秋季针织运动休闲服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服用舒适性,目前正向时尚、外衣、休闲、环保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具有各种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层出不穷,其中轻质保暖,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弹性舒适性和丰富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深受运动休闲针织服装市场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柔软舒适、轻薄保暖且单面纬编织物两面具有不同外观效应的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编织而成,所述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和30D氨纶丝的用纱重量比为 79.4%:12.3%:8.3%。
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为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线圈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织物本体的一面设有交替分布的凹横条结构和凸横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横条结构由若干个集圈线圈横列、浮线线圈横列和成圈线圈横列交替编织而成,且所述浮线线圈横列的反面经磨毛处理后形成凸显于织物本体表面上的绒毛状横条纹,所述凹横条结构由若干个连续的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横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集圈线圈横列和浮线线圈横列均由75D/72F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横列由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30D氨纶丝交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本体的另一面由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 30D氨纶丝交织而成的纬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采用深色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所述30D氨纶丝采用透明氨纶丝以形成织物本体表面两种色泽的无序排列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平方米克重为190-200g/m2。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还提供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方案是: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
采用3个针道的单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4纵行×18横列,其中:4纵行由3针道4 枚针筒针排列而成,18横列由针筒周围18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
1个完全组织的4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CB,其中A、B、C表示不同针筒针的针踵踵位高低位置,A为低踵针,B为中踵针,C为高踵针;
1个完全组织的18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3、5、7、9、11路穿75D/72F 细旦轻网络结构涤纶长丝,第2、4、6、8、10、12-18路穿100D/144F超细旦阳离子涤纶长丝与30D氨纶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7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