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7136.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华;赵云;丁彬;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13;D06C7/00;D01D5/00;H01M10/0562;H01M4/3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锂镧钛氧 陶瓷 纳米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配置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溶液由锂源、镧源、钛源、高分子聚合物和易挥发性有机溶剂组成;
步骤2:对上述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获得聚合物基前驱体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时在纺丝区间施加20~80℃的恒温热场并控制接收装置的温度为10~40℃;
步骤3:将所得的聚合物基前驱体纳米纤维膜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其中,最高煅烧温度控制在400~1000℃,制备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材料;
所述的锂源、镧源、钛源的摩尔比为3X∶(2/3-X)∶1,其中,0.04≤X≤0.17;所述的锂镧钛氧化合物的结构式为Li3xLa2/3-xTiO3,其中,0.04≤x≤0.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镧源、钛源的摩尔比为0.12~0.51∶0.50~0.63∶0.8~1.2;所述的配制前驱体溶液的具体步骤包括:在10~100℃下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易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搅拌30~480min,然后依次加入锂源、镧源、钛源,搅拌30~480min,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为氢氧化锂、高氯酸锂、碳酸锂、醋酸锂、硝酸锂、硫酸锂和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镧源为氢氧化镧、乙酰丙酮镧、氯化镧、乙酸镧、硝酸镧和氯化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钛源为钛酸四乙酯、钛酸异丙酯、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三氯化钛、硫酸氧钛和乙酰丙酮氧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聚氧化乙烯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易挥发性有机溶剂为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乙酰丙酮,冰乙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参数为:相对湿度10%~70%,前驱体溶液的灌注速度0.1~10mL/h,电压8~50kV,接收装置与喷丝口间的距离10~30cm,所述接收装置为金属滚筒,接收装置的转速为20~100n/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温度从室温逐步升至400~1000℃,升温速率为0.5~10℃/min,并在最高煅烧温度下保持0~8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中纤维的平均直径为80~450nm,相对标准偏差为1~5%,内部晶粒尺寸为50~100nm,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的柔软度为10~70mN。
7.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Li电极以及粘合在Li电极表面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Li电极表面滴加甲苯,并使用1~20N的力将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轻压在其表面1~3h,使得Li电极以及柔性锂镧钛氧陶瓷纳米纤维膜粘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7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