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1600.8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2 | 分类号: | 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20/158;A23K20/26;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颡鱼 养殖饲料 现代农业产业 消化吸收能力 蛋白质效率 处理工艺 人工养殖 肉质品质 饲料搭配 现实意义 有效解决 渔业发展 增重 繁殖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研究了饲料搭配以及处理工艺对黄颡鱼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提高了黄颡鱼增重速度和蛋白质效率,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人工养殖黄颡鱼肉质品质不佳的问题,并且提高了黄颡鱼的繁殖速度,扩大了市场,能够实现资源极大化利用以及渔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
背景技术
黄颡 ,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人工养殖黄颡鱼,由于生长周期缩短,导致养殖得到的黄颡鱼营养价值比野生黄颡鱼降低很多。对此,许多养殖户采用模拟野生养殖环境的方式提高肉质营养,结果并不理想。养殖环境改变很难提高黄颡鱼肉质的营养成分,并且会造成病害减产等负面问题。对此,还是需要从养殖饲料方面研发出一种能够有利于提高黄颡鱼肉质营养水平的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显著提高了黄颡鱼肉质的营养含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豆粕85-95份、菜粕45-55份、小麦粉35-40份、木薯粉20-25份、果蔬粉18-20份、鱼粉10-12份、棉籽蛋白粉6-8份、椰油5-6份、甜菜碱0.5-0.8份、磷酸二氢钙0.1-0.2份;将所述原料加工膨化为粒径直径大小在1.0-1.2毫米范围的饲料颗粒,其中,饲料膨化工艺条件为:
采用四段挤压出料:
1段挤压腔温度为110-115℃,挤压时间为12-14分钟;2段挤压腔温度为118-122℃,挤压时间为10-12分钟;3段挤压腔温度为125-128℃,挤压时间为14-16分钟;4段挤压腔温度为105-108℃,挤压时间为8-10分钟;
调质温度为86-88℃,调质时间为25-28分钟,蒸汽压力为0.32-0.33MPa, 水流速度为13-14升/小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果蔬粉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苹果渣18-20份、木瓜皮10-12份、芹菜叶22-25份、地瓜叶28-30份、南瓜皮25-30份、南瓜秧35-40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饲料膨化加工中切刀转速为36-38HZ。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黄颡鱼人工养殖中肉质品质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养殖饲料,研究了饲料搭配以及处理工艺对黄颡鱼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提高了黄颡鱼增重速度和蛋白质效率,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人工养殖黄颡鱼肉质品质不佳的问题,并且提高了黄颡鱼的繁殖速度,扩大了市场,能够实现资源极大化利用以及渔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