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0557.3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可;孙守杰;石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辽河油田金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17/00;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管 开泄器 上扶正器 泄油孔 油管 上下滑动 下扶正器 泄油装置 密封套 上接头 下接头 油井 动管 固连 下行 油田采油作业 滑动套 抵推 排油 适配 通管 协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采油作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序固连的上接头、油管、中心管和下接头,且上接头、油管、中心管和下接头固连后形成内径均匀的通管结构,中心管上部开设有泄油孔,油管外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上扶正器和开泄器,上扶正器位于开泄器上方,中心管上部滑动套装有与泄油孔相适配的密封套,中心管下部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下扶正器;下扶正器下滑,上扶正器下滑并协同开泄器下行来实现开泄器抵推密封套下行并打开泄油孔以排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采油作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油井油管上配置的泄油器均为依靠靠抽油杆开启的提拉式泄油器,作业时,上提抽油杆,抽油杆底部的泄油滑块上行以打开密封环关闭的泄油孔,使油管内液体流入井筒。但是,这种提拉式泄油器占据了油管内径一部分空间,当油管内使用大直径抽油杆或者直径接近油管内径的抽油泵活塞时,因油管内空间狭小而无法安装提拉式泄油器,形成无法泄油问题,给后续作业队修井造成麻烦。
综上,发明人期待创设一种新型的泄油结构以改善油杆泵管柱系统中大直径抽油杆井无法泄油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泄露的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
本发明的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序固连的上接头、油管、中心管和下接头,且上接头、油管、中心管和下接头固连后形成内径均匀的通管结构,所述中心管上部开设有泄油孔,所述油管外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上扶正器和开泄器,上扶正器位于开泄器上方,所述中心管上部滑动套装有与泄油孔相适配的密封套,所述中心管下部套装有可上下滑动的下扶正器;下扶正器下滑,上扶正器下滑并协同开泄器下行来实现开泄器抵推密封套下行并打开泄油孔以排油。
进一步的,所述上扶正器和下扶正器的结构是相同的,所述上扶正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外周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台,每个凸台中部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內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与密封套之间至少设置2条高温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定位销,所述中心管外侧形成有与定位销端头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开泄器包括可与上扶正器相紧固的连接管头以及具有中空结构的开泄部,所述开泄部与中心管之间形成有环状间隙,且开泄部的尾部为导向喇叭口,开泄部周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油口。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本发明的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的管径均匀,且管径大小与油管管径相同,在使用时,本发明安装在抽油油管和油泵之间,连接处密封,省略了传统泄油结构中的泄油滑块,可适应各种直径的抽油杆,尤其是可适应大直径抽油杆或者直径接近油管内径的抽油泵活塞通过,修井时,上提抽油油管,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上移,在下扶正器、上扶正器与油井壁摩擦作用下,下扶正器下滑,上扶正器下滑并协同开泄器下行来实现开泄器抵推密封套下行并打开泄油孔以排油,不会造成作业污染井场及周围环境,使作业施工洁净环保;二、下放安装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时,因下扶正器、上扶正器与油井壁摩擦作用,下扶正器上滑,可进一步抵触密封套封堵泄油孔以增强封堵有效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油井动管柱泄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E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辽河油田金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盘锦辽河油田金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