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序列的自适应运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0159.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3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棱镜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信启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4 | 代理人: | 周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序列 自适应 运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自适应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预设时间间隔拍摄图像,形成循环图像序列;其中,所述循环图像序列中的图像数量为固定数量;
根据图像梯度和曝光时间预设运动检测的判定阈值,设定判定阈值时,分两步进行:固定环境亮度进行不同场景的测试,场景选用对应环境亮度下常规的拍摄场景,记录导致人为可见模糊的响应值;改变环境亮度,逐渐增加环境亮度,对不同场景进行测试,记录导致人为可见模糊的响应值;其中,场景复杂度用图像梯度的均值来进行度量;梯度计算在0.5s~1s进行一次,且当前运动状态可延用上一帧的判断;环境亮度则通过AE稳定后的曝光时间来度量,曝光时间从拍摄设备端获取;
从所述循环图像序列中提取两张图像,计算两张图像的像素差异均值,并统计两张图像的灰度变化情况,包括步骤:
从循环队列中取出时间间隔最大的两帧图像,并进行划分统计区域,将图像分为m*n的矩形框;
逐个区域对应像素进行求差运算,统计出每个区域差异均值,记为S[i];同时统计每个区域内灰度变亮/变暗/几乎不变三种像素点的个数,分别记为H[i],L[i],E[i];其中i指的是统计区域的编号;
利用预设运动检测的判定阈值,判断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状态,并利用一段连续时间内的统计结果,输出运动或非运动的结果,判断方式包括:
对于任意统计区域,当H[i]或L[i]的像素数量大于区域点数量的1/2时,判定对应区域属于光照变化,属于非运动状态;
当对两帧图像进行统计时,如果有超过1/2以上的区域属于光照变化,则判定当前帧属于光照变化,属于非运动状态;
当某E[i]的像素数量超过区域点数量的1/2时,且存在至少一个区域的差异均值S[i]运动阈值,则判定当前帧图像属于运动状态;相反的,任何一个区域的差异均值均满足S[i]运动阈值,则判定当前帧属于非运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序列的自适应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预设时间间隔拍摄图像,形成循环图像序列的步骤中,每获取到图像后,对图像进行降采样后,更新到所述循环图像序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序列的自适应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运动检测的判定阈值为图像差异响应值;其中,图像差异响应值为图像的检测区域像素点灰度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序列的自适应运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避免判断结果出现过于明显的跳跃,避免判断结果出现过于迟缓,选择0.3~1s的时间间隔来统计周期内连续帧图像序列的运动次数;当运动帧的次数大于预定比例时,则判断当前时段为运动状态,并将运动状态持续到下一个判断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棱镜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棱镜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1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